/p>
外面世界固然有其风险,但男儿志在四方,总不能因噎废食。
文博兄看似温和,内心却自有沟壑,此番游学之行,他期盼已久,怕是势在必行的。”
他了解周文博,那个年轻人心中藏着对广阔天地的向往,绝非甘于一直困守在这小镇的一方天地。
钟灵溪也表示赞同:“林先生说的是。
周公子看似温和,实则内心坚韧,一旦下定决心,怕是很难被阻拦的。
只希望周伯伯和周伯母能早日想通。”
这时,钟灵溪那双充满好奇与求知欲的大眼睛眨了眨,终于问出了她憋了许久的问题之一,她转向林安,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与一丝崇拜:“林先生,我这两日听镇上的人都在传,说您……您从前在边境从过军,待过好些年,所以面对那些凶悍的山匪时才那般镇定自若,身手不凡,不知……是不是真的?”
她问得小心翼翼,既想求证这传奇般的说法,又怕触及他人隐私。
林安心中微微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
这个说法,是他之前为了解释自己身上一些难以掩盖的痕迹,与青黛私下商量后,有意无意透露出去的、一个相对合理且不易深究的“过往”
。
他迎着钟灵溪好奇的目光,坦然地点了点头,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寻常旧事:“是真的。
年轻时确实在边军待过几年,见过些风浪,也学了些粗浅的拳脚和应急的本事。”
他刻意将那段经历轻描淡写,并限定在“粗浅”
和“应急”
的范畴。
一旁的秦月娥也立刻心领神会,默契地帮腔道,语气中带着后怕与庆幸:“是啊,若非如此,昨夜那般情形,我们怕是真要凶多吉少了。
也算是……那段经历,如今派上了用场,护得了一方平安。”
她语气自然地将林安的“军中经历”
与昨晚的英勇表现直接挂钩,巧妙地坐实并合理化了这个说法。
钟灵溪闻言,眼中顿时流露出混合着恍然与敬佩的光芒,仿佛心中的一个谜团被解开了,对林安的认知似乎又深了一层。
“原来如此!”
她轻叹道,语气中充满了理解,“难怪林先生气度沉静,与寻常郎中不同。”
随即,她按捺不住内心对“故事”
细节的渴望,又开始追问起那晚的具体情况,像个求知若渴的学生:“那……林先生,月娥姐,那晚具体是怎样的?听说月娥姐你持铳与山匪对峙,当时怕不怕?林先生你又是如何赶回来,如何制服那些匪徒的?还有那位‘一阵风’,他怎么又会牵扯其中?我听说他……是个义盗?”
她一口气问了许多,眼神亮晶晶的。
林安和秦月娥对视一眼,知道这好奇心旺盛、又正在偷偷“创作”
的姑娘不问出个大概是不会罢休的。
两人便你一言我一语,简略地将那晚的情况说了一遍。
秦月娥略去了自己当时的恐惧和绝望,只强调是情势所迫,为了保护客栈众人;林安则隐去了自己杀人时的狠厉与南宫翊的关键协助,只说是趁乱制服,等待官差到来,并将南宫翎的出现解释为“恰好也在探查山匪”
。
饶是如此,这简化过的版本也足以让钟灵溪听得心潮起伏,眼中异彩连连,觉得这真实的经历比她构思的任何话本情节都更加紧张刺激,充满了真实的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