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皱着眉头,期盼地说:“希望杨嗣昌他们快点把北方部落打败,让朝堂变好,大家都能开开心心的。”
嘉靖位面
朱厚熜坐在椅子上,眉头紧皱,看着天幕说道:“周延儒这事儿闹得朝堂乌烟瘴气,好在杨嗣昌他们机灵,没让他得逞。不过这朝堂斗争掺和到抵御外敌的事儿里,情况变得更棘手了。”
严嵩在一旁赔着笑,点头称是:“大人所言极是,杨嗣昌他们能及时察觉并利用周延儒的人传递假消息,这应变能力着实不错。只是朝堂内部不太平,对抵御北方部落多少会有影响,就看他们能不能平衡好这两方面了。”
戚继光一脸严肃,抱拳道:“杨嗣昌他们面临内忧外患,却能想出如此计策,值得称赞。但朝堂的问题不解决,始终是个隐患。希望他们能借这次机会,击退北方部落,也给朝堂来次大整顿。”
朱厚熜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是该重视朝堂的问题了。且看杨嗣昌他们如何应对这复杂局面,能否大获全胜。”
……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看着下方朝臣们为了一项新政争论得面红耳赤。新政旨在改革税收制度,以缓解国库压力,应对内忧外患的局势。然而,朝堂之上却分成了两派,争执不下。
杨嗣昌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如今国家内有流民四起,外有强敌环伺,国库空虚,新政势在必行。只有改革税收,合理调配资源,才能增强国力,抵御外敌,安抚百姓。”
话音刚落,礼部侍郎钱谦益立刻反驳:“杨大人,此新政看似有理,实则会加重百姓负担。如今百姓生活困苦,若再增加赋税,恐怕会激起民变,动摇国本。”
洪承畴也上前一步:“钱大人此言差矣。新政并非单纯增加赋税,而是优化税收结构,让富户承担更多责任,对普通百姓影响不大。且筹集的资金可用于救灾、练兵,长远来看,对国家和百姓皆有益处。”
钱谦益冷笑一声:“洪大人说得轻巧,富户岂会轻易就范?到时候推行新政,恐怕会引发诸多矛盾,得不偿失。”
孙传庭忍不住说道:“钱大人,若因担心富户反对就放弃新政,那国家危亡之际,又该如何?难道坐以待毙不成?”
朝堂上一时争论不休,朱由检有些头疼,他摆了摆手:“诸位爱卿暂且停一停。杨爱卿,你再详细说说新政推行的具体步骤,如何确保既能充实国库,又不致民怨沸腾。”
杨嗣昌再次拱手:“陛下,臣计划先在几个受灾较轻、富户集中的州县试点。选派清廉能干的官员前去推行,严格监督税收过程,确保富户按规定纳税,同时减轻普通农户的杂税。若试点成功,再逐步推广至全国。”
钱谦益仍不认同:“杨大人,试点虽好,但所选官员能否公正执行?若有官员借机贪污受贿,鱼肉百姓,那新政岂不成了祸国殃民之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