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评估的日子,灰色建筑内部的通道仿佛永无止境。
冰冷的金属墙壁反射着均匀无影的灯光,将林墨宇的身影拉长、扭曲,复刻在光洁的表面上,如同置身于一座巨大的、令人不安的镜廊。
脚步声被特殊材质的地面吸收,只留下呼吸和抑制器内部元件运行的微弱嘶鸣。
陈博士的观察依旧细致入微,但林墨宇能感觉到,那份审视背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或许是他主动提及的“感知波动”
起了作用,或许是官方对“潜行者”
背后信标的调查陷入了僵局,他们需要他这颗棋子再次动起来。
评估结束,林墨宇正准备离开,陈博士却叫住了他。
“林墨宇,根据你上次提到的感知异常,以及近期对一些低级别信息扰流事件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你的‘信息扰流’能力可能对某种特定频段的隐匿信号具备潜在的、未经开的亲和性。”
她递过来一个轻薄如卡片、边缘闪烁着微光的银色设备。
“这是‘共鸣探针’原型机,能够放大并记录特定模式的能量波动。
我们希望你在后续的日常活动和低风险任务中佩戴它,收集更多环境数据。”
理由冠冕堂皇,措辞严谨科学。
但林墨宇接过那冰凉的“探针”
时,指尖感受到的却是一种被精密算计的寒意。
官方果然没有放过他抛出的鱼饵,并立刻抛回了更先进的钓竿。
他们想利用他作为活的探测器,去捕捉那些他们自己难以触及的、“幽灵”
留下的蛛丝马迹。
“我明白了。”
林墨宇将“探针”
贴合在抑制器旁的手臂皮肤上,它立刻如同活物般吸附上去,与抑制器的数据流无声连接。
“数据会实时加密回传。
注意安全,任何强烈不适立即终止。”
陈博士最后叮嘱了一句,眼神意味深长。
返回公寓的路上,林墨宇能清晰地感觉到“共鸣探针”
如同一个额外的、冰冷的器官,寄生在他的感知边缘。
它并未增强他的能力,反而像一层滤镜,将他接收到的环境信息进行筛选、放大特定频段后,再反馈给他和官方。
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更不引人注目的监控和利用。
他尝试着像往常一样,在路过一个大型通讯基站时,进行最基础的被动感知。
反馈回来的信息流果然不同,基站稳定的运行信号被弱化,而一些极其微弱、原本会被忽略的、带有某种规律性“震颤”
的背景辐射,却被“探针”
放大,清晰地呈现在他的感知中。
这些“震颤”
杂乱无章,似乎遍布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背景之中,如同宇宙诞生之初残留的背景辐射,普遍却无人关注。
这就是官方想要他“看”
到的东西?这些无处不在的“背景震颤”
,是否与“潜行者”
及其背后的信标有关?
林墨宇没有表露任何异常,如同一个尽职的数据收集员,默默记录着这一切。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林墨宇被一阵极其尖锐、仿佛直接刮擦灵魂的“噪音”
惊醒!
这噪音并非来自外界,而是通过手臂上的“共鸣探针”
直接灌入他的脑海!
与之前那“粘滞”
的信号截然不同,这噪音充满了狂乱、痛苦和一种……濒死的绝望感!
与此同时,抑制器和“探针”
同时剧烈震动,屏幕疯狂闪烁,显然捕捉到了极高强度的异常信号!
【检测到高烈度信息崩溃波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