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如同沉入黏稠的沥青,缓慢而挣扎地向上浮升。
先恢复的是听觉,一种单调、规律的“嘀……嘀……”
声,像是医疗监护设备。
然后是嗅觉,消毒水冰冷刺鼻的气味,盖过了记忆中便利店那混合着破碎商品和臭氧的混乱气息。
林墨宇费力地睁开沉重的眼皮,视野里是一片模糊的白色。
几秒钟后,焦距才逐渐对准——低矮的、没有任何装饰的白色天花板,柔和但无处不在的光线从隐藏的光源中透出。
他又回到了那个地方。
官方的设施。
他尝试移动手指,一阵虚弱感传来,伴随着太阳穴深处隐隐的、熟悉的抽痛。
他转动眼球,看向自己的右手腕。
黑色的抑制器还在。
但屏幕是暗着的,没有任何灯光显示,仿佛只是一块普通的、略厚的运动手环。
这反常的沉寂,反而让他心头一紧。
门无声地滑开。
走进来的依旧是陈博士,穿着不变的白大褂,脸上看不出喜怒。
她身后跟着一名穿着深灰色制服、未戴头盔的军官,表情严肃,手里拿着一个电子板。
“感觉怎么样,林墨宇先生?”
陈博士的声音平静,走到床边,拿起挂在床尾的电子病历板看了看。
“头很痛……没力气。”
林墨宇的声音干涩沙哑。
“精神力和部分生命体征透支。
这是强行突破抑制器阈值,并对高混乱度信息实体进行直接精神干涉的典型后遗症。”
陈博士放下病历板,目光落在他暗着的抑制器上,“你的行为非常危险,无论对你自己,还是对公共安全。”
来了。
审判。
林墨宇闭上眼,等待着接下来的处置——更严格的监禁,更彻底的限制,或者……
“但是,”
陈博士的话锋依旧带着那种令人捉摸不定的转折,“你再次在危机中保护了平民(指那个收银员),并且,你展现了一种我们之前未曾记录的全新能力模式。”
她示意了一下身后的军官。
军官在电子板上操作了几下,调出一段模糊的、带有大量能量频谱分析的视频,正是便利店监控拍下的片段,聚焦于林墨宇与信息畸变体对峙的最后一刻。
“你没有试图引动外部能量,这避开了抑制器对‘能量引导’模式的核心封锁。
你选择了一种……更底层,更本质的介入方式。
直接干扰其信息核心,引其内部逻辑崩溃。”
陈博士的眼中闪烁着研究者的光芒,“这很有趣。
这并非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火种’能力范式,更像是一种……基于你自身特质与那‘异常残留’融合后产生的变异。
我们将其暂命名为‘信息扰流’。”
信息扰流?林墨宇默默重复着这个冰冷的词汇。
“鉴于你此次表现出的‘创新性’以及在极端情况下依旧保持最低限度‘可控’(未造成附带损害,目标明确),加上你之前的‘协作’记录,”
陈博士看了一眼军官,军官微微点头,“经过评估,决定暂不升级对你的监管等级。”
林墨宇猛地睁开眼,有些难以置信。
“但是,”
陈博士的语气加重,“这不代表嘉奖。
你的危险性评估因此次事件上调了。
抑制器将进行固件升级,加强对这种新型能力模式的监测与限制阈值。
同时,你的‘临时协作’范围将被扩大。”
军官将电子板转向林墨宇,上面列出了一些新的条款。
“你需要更频繁地配合我们进行‘信息扰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