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复始。他的临时宿舍整洁得像无人居住,物品摆放严格遵循某种内在秩序。
黄珊珊的出现,无异于向这潭平静无波的湖水投入了一颗活力四射的深水炸弹。
晨跑偶遇成了固定项目。黄珊珊依旧跑不了多远就喊累,但赖在秦铮身边走路的时间越来越长。
她从最初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慢慢学会了观察。她发现秦铮跑步时喜欢完全放空,她便安静陪跑一段,只在拉伸时才凑过去说话。
她发现他虽然表情少,但听到她那些天马行空的技术构想或对某些社会事件的犀利吐槽时,眼角会微微弯一下。这细微的变化成了黄珊珊最大的奖励。
她开始“入侵”他的餐桌。食堂里,她总能“精准”地找到独自吃饭的秦铮,然后端着堆成小山的餐盘自然落座。
“秦队长,尝尝这个糖醋里脊,张阿姨今天超常发挥!”
“秦铮,你不吃青椒吗?挑食不好哦,维生素会不足的。”
她甚至会把自己餐盘里他多看了两眼的菜直接拨到他碗里,动作自然得仿佛做过千百遍。
秦铮从最初的僵硬、拒绝,到后来慢慢习惯,偶尔甚至会把她拨过来的菜默默吃完。这种无声的纵容,让黄珊珊暗自窃喜。
工作上,她依旧是那个无可替代的“首席技术顾问”。
秦铮负责的后续清理和加固工作,需要大量技术支持,黄珊珊随叫随到,效率惊人。但她开始在某些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上“犯懒”。
“秦队长,这个日志分析脚本好麻烦,你帮我看看嘛?”
“秦铮,这个加密算法的参数怎么调最优?你经验丰富,给点意见呗。”
她巧妙地创造着让他“帮助”她的机会,满足他内在的被需要感和价值感。
秦铮虽然嘴上说着“这种基础问题还要问”,但总会放下手头的事,耐心给她讲解甚至帮她搞定。
他看着黄珊珊那副“恍然大悟”、“你好厉害”的崇拜表情,哪怕他知道她八成是装的,心里某种陌生的、愉悦的情绪会悄然滋生。
黄珊珊还发现了秦铮的一个“弱点”——他对军垦城乃至整个西北的历史和风物其实很有兴趣,只是平时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于是,周末她直接堵在宿舍门口:
“秦队长,工作之余也要体验生活!走,带你去看看军垦博物馆,感受一下咱们父辈创业的激情!”
或者,“我知道城外有片胡杨林,这个季节正好看,开车半小时就到,去放松一下脑子,说不定案子就有新思路了!”
秦铮起初总是拒绝,但架不住黄珊珊的软磨硬泡和那句“你答应试试看的,试试就包括试试和我一起体验生活!”最终多半会被她拉出门。
在博物馆,听着黄珊珊用她特有的、跳跃又生动的语言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