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以缓解燃眉之急!”
他话音未落,四皇子立刻反驳:“二哥此言差矣!
追缴贪腐,谈何容易?东南官场盘根错节,牵一而动全身。
如今灾情紧急,当以安抚赈济为先,若大肆追查,必然引得官场动荡,无人做事,届时灾民暴动,谁来负责?儿臣认为,应从从江南、湖广等未受灾州府调集钱粮,就近驰援,同时号召京中勋贵、富商捐输,以解倒悬之急。”
两位皇子各执一词,背后都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
二皇子想借机打击政敌,安插亲信,四皇子则想稳字当头,维持现状,方便自己的人从中牟利。
其他皇子、大臣也纷纷加入战团,或支持二皇子,或附和四皇子,或提出折中方案,养心殿内顿时吵成一团,如同菜市场。
龙椅上的老皇帝,看着下面争吵不休的儿子和臣子,只觉得一阵心烦意乱,胸口憋闷,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苍白的脸上涌起一抹病态的潮红。
“够了!”
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响起,出自站在龙椅旁的一名面白无须的老太监之口,他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皇帝的心腹之一,“陛下龙体欠安,尔等如此争吵,成何体统!”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老皇帝喘了几口粗气,疲惫地挥了挥手:“此事…容后再议。
退朝…”
说完,在太监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起身,向后宫走去。
留下一众皇子大臣,面面相觑,心思各异。
谁都看得出来,皇帝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繁重的朝政,而继承人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退朝后,几位核心皇子并未立刻离去,而是默契地来到了各自在宫中的据点,召集谋士,商讨对策。
二皇子府邸,密室。
“先生,今日朝堂情形,你也看到了。
老四处处与我作对,父皇又…我们必须加快步伐了。”
二皇子脸色阴沉,对着一位青衣幕僚说道。
青衣幕僚捻着胡须,沉吟道:“殿下,四皇子背后有军方部分势力支持,硬碰硬并非上策。
如今关键,一在京城防务,二在…陛下的心意。”
“京城防务?巡防营统领是父皇的人,油盐不进。
监天司更是然物外…”
“巡防营副统领赵昆,或可争取。
据属下所知,此人贪财好色,且与孙立将军素有嫌隙。
至于监天司…”
幕僚压低了声音,“他们关注的是修仙之事,凡俗皇位更迭,只要不影响到天下稳定和他们的利益,他们未必会过多干涉。
我们只需确保,在关键时刻,他们保持中立即可。”
二皇子眼中精光一闪:“赵昆?好!
不惜代价,拉拢他!
还有,宫里那边,也要加紧,一定要知道父皇的传位遗诏,究竟写了谁的名字!”
类似的一幕,也在四皇子府和其他几位有实力的皇子府中上演。
暗中的较量,比明面上更加激烈。
拉拢、贿赂、威胁、刺杀…种种手段,层出不穷。
而这一切,都被无孔不入的运网,悄然记录,整理,最终汇成一份份密报,通过隐秘的渠道,送达永巷,呈现在李璟的面前。
静室内,李璟翻阅着陈枭送来的最新情报,关于朝堂争吵,关于皇子们的动向,关于东南灾情的恶化,关于京城防务的潜在漏洞…
“贪腐横行,天灾不断,皇子争权,皇帝垂死…这新朝的气运,果然如同烈日下的冰雪,正在飞消融。”
李璟感受着体内窃运天玺传来的、对新朝国运愈清晰的吞噬欲望,嘴角泛起冷意。
“不过,还不够乱。
需要再加一把火,让这衰败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