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单独打包,别跟别的混了。”
老赵点点头,压低声音:“前两天有人来查账,穿黑夹克,不挂牌子。问有没有收过带‘YD’编号的旧电器。我说啥YD?我们这儿只认斤两。”
李响手指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笑道:“肯定是骗子冒充回收商骗零件呗。现在二手主板都能挖矿,值钱得很。”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临走前,老赵塞给他一瓶水,瓶身贴着超市标签,但手感偏重。李响知道,那是空心瓶底藏了纸条或微型存储卡。他揣进口袋,发动车子离开。
回到四合院已是傍晚。槐树下的石桌旁坐着两个小学生,正拿着彩色蜡笔画“未来的城市”。一个画满了飘在空中的灯笼,另一个则画了一座没有屏幕的城市,人们面对面说话,牵着手走路。
“李响哥!”他们齐声喊,“老师说你是造星星的人!”
李响愣了一下,随即蹲下来看他们的画。“我不是造星星的,”他说,“我只是帮别人点亮自己的灯。”
其中一个孩子仰头问:“那你见过真正的星星吗?”
“见过。”他望着西边渐暗的天空,“它们不在天上,而在很多人的眼睛里。”
他走进屋,发现低振东正坐在炉边翻一本泛黄的手稿,封面上写着《离网通信原理初探》,落款日期是1987年,署名处已被墨水涂去,只剩下一个模糊的“D”字。
“你回来了。”低振东头也不抬,“赵叔刚打了电话,说你今天表现不错。”
“您早就安排好了?”
“不是安排,是信任。”老人合上书,“有时候,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最安全??因为他们总以为我们会躲进深山老林,却想不到我们就在菜市场、公交站、学校门口,日复一日地传递火种。”
李响沉默片刻,掏出那瓶水放在桌上:“里面有东西。”
低振东拧开瓶盖,倒出一枚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片,放在灯光下细看。那是用纳米蚀刻技术刻写的超密存储芯片,内容极短,只有三行字:
>【溯源追踪启动。
>YD-07身份暴露风险升至红色等级。
>建议立即执行‘灰烬协议’。】
房间里一时寂静如渊。
窗外,一只麻雀落在窗台上,啄食着昨夜残留的雪水。
良久,低振东才缓缓开口:“三十年了……他们终于把线索拼到了我身上。”
“要不要撤离?”李响声音发紧,“我可以联系苏老师,送您去南极社区!”
“我不走。”低振东摇头,“我是根,不能挪。况且,‘灰烬协议’不是逃跑,而是燃烧。”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