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礼貌地回应道:“还不错,你呢?”周庆点了点头,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我也挺好的,就是最近家里有点事儿,忙得焦头烂额的。”柳琦鎏心里暗暗警惕,面上却不露声色,继续忙着自己的事情。
柳琦鎏的舅舅突然去世,这本就是一件悲痛的事,可丧事期间却暗流涌动。柳琦鎏和四个姨姨在很多事情上分歧巨大,而周庆作为周家的话事人,对柳琦鎏的母亲向来不尊重,只是在对待柳琦鎏时,表面上还算公正。然而,在舅舅丧事的账目上,周庆却打起了歪主意。他借着各种由头,宰了柳琦鎏一笔,那账目混乱不清,花费高得离谱。柳琦鎏心里跟明镜似的,可在那种悲伤的氛围下,他也只能暂时隐忍。葬礼结束后,柳琦鎏独自坐在舅舅的旧屋子里,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他知道,周庆的这一笔账,他迟早要讨回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柳琦鎏有了盖房子的打算。当周庆得知这个消息后,便时常在一旁冷眼旁观,那眼神里满是看笑话的意味。原来,柳琦鎏盖房子的北边那块空地,曾经是周庆的老宅子。当年,周庆用那块老宅子置换了一块面积很小的宅基地,如今看到柳琦鎏拿回了这么大一块地,他的心里满是羡慕嫉妒恨。他常常在村里和其他人议论柳琦鎏:“哼,他以为盖个房子就能风光了?等着瞧吧,看他能折腾出个什么名堂。”
于是,周庆偷偷地举报了柳琦鎏。柳琦鎏的盖房计划瞬间波折不断,相关部门频繁上门检查,各种手续需要重新审核。他不得不四处奔走,费尽心思去解决这些问题。每一次遇到阻碍,柳琦鎏都能猜到背后是周庆在搞鬼,但他没有证据,只能咬牙坚持。有一次,他在镇政府办手续时,遇到了一位熟识的干部,那干部悄悄对他说:“琦鎏啊,你这个房子的事儿,有点复杂,有人故意在背后捣乱,你自己小心点。”柳琦鎏心中一凛,点了点头,道了声谢,更加坚定了要把房子盖好的决心。
在这个过程中,周庆还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想着,如果柳琦鎏最终盖房子成功了,自己也能借着柳琦鎏的势要回那块老宅子。他觉得,只要柳琦鎏在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自己再去争取老宅子,说不定就能有转机。于是,他表面上对柳琦鎏的建房之事不闻不问,背地里却时刻关注着进展。
终于,在历经无数的困难和挫折后,柳琦鎏的房子即将落成。周庆看着那逐渐成型的房子,心里既懊恼又期待。懊恼的是自己的算计没有完全得逞,期待的是接下来能有机会要回老宅子。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柳琦鎏的建房工地附近,装作不经意地和工人们聊天,打探房子的进展情况。
一天,周庆硬着头皮找到柳琦鎏,假惺惺地说:“柳老弟,你这房子盖得可真不错啊。当年我那老宅子,其实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你看现在你房子也快好了,能不能看在大家同村的份上,帮我想想办法把老宅子要回来?”柳琦鎏看着周庆那虚伪的嘴脸,也不揭穿,只是顺嘴说道:“好啊!如果需要我帮忙的话,你可以找我。”周庆一听,心中暗喜,以为柳琦鎏答应了,忙不迭地道谢。然而,柳琦鎏心里却有自己的打算,他决定用一种更巧妙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
柳琦鎏站在新落成的房子前,望着远处的田野,心中思绪万千。他看着还坐在不远处的周庆,沉默了许久,最终打破了寂静。
“老哥,我有个问题想问问。”柳琦鎏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诚恳和不解,“咱们作为亲戚,又没出三服,按理说应该亲近才是,可为什么你和我母亲的关系一直那么差呢?”
周庆听到这个问题,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这老一辈的恩恩怨怨,实在是说不清啊。”
柳琦鎏静静地听着,目光紧紧锁定在周庆的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