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干什么去!”
沈树仁指着他,厉声质问。
“我……我家里有点急事……”
教授结结巴巴地解释,声音都在颤。
“急事?”
旁边的一位老教授也看不下去了,吹胡子瞪眼地骂道,“有什么急事比商周重尊还重要!
你眼里还有没有国宝了!”
文化部门的领导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手指敲着桌子:“说!
到底去哪!
今天你要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记下你的名字,上报你们单位!”
这下问题严重了。
教授吓得脸都白了,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只是接了个电话,觉得这边吵来吵去一时半会儿也出不了结果,就想跟着大部队一起走,谁知道正好撞在了枪口上,成了出头鸟。
看着快要被吓晕过去的教授,还是张新勇相对冷静。
他走上前,放缓了语气,但眼神依旧锐利。
“这位老师,你别紧张。
我们只是想知道,你这么着急,还有之前离开的那些专家,到底是去了哪里?生了什么事?”
或许是张新勇的态度没有那么咄咄逼人,教授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点。
他看着眼前几十双眼睛,知道今天不说清楚是走不掉了,只能硬着头皮,脱口而出。
“去……去连岛。”
连岛!
难道……难道是随侯珠有新进展了?
不对!
考古掘是高度机密,不可能这么大张旗鼓地叫人!
赵锐是个急脾气,他一个箭步冲上去,几乎要揪住那教授的领子。
“去连岛干什么!
给老子说清楚!
是不是郭宝昌那老狐狸又现了什么宝贝!”
教授被他吓得一哆嗦,赶紧把怀里的文件袋抱得更紧了。
“不……不是郭馆长……”
“是黄景晨!
是黄景晨!”
“他在连岛的海边,又……又钓到东西了!”
“钓到什么了?!”
沈树仁也凑了过来,三个人把教授围在中间,形成了三堂会审的架势。
“是……是炮!”
教授咽了口唾沫,急急地说道。
“明代的抗倭铁炮!
不是一门两门,是一整批!
据说保存得还特别好!
我们学校搞明史和军事史的老师,接到电话就全疯了,立刻订机票赶过去了!”
明代抗倭铁炮?
一整批?
这个消息,让在场所有人都提起了兴趣。
这绝对是重大考古现!
对于研究明代海防、军事技术、抗倭战争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但是!
张新勇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他提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问:“明代铁炮,价值固然巨大。
可……它能大得过一尊完整的商周青铜重尊吗?”
“值得这么多研究上古史、青铜器的专家,连这边的鉴定会都不开了,大老远地跑去一个海岛上看几门炮?”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
沈树仁也立刻反应过来,一脸的鄙夷。
“开什么玩笑!
拿几门几百年前的破炮,跟三千年的国之重器比?他们是脑子进水了,还是分不清大小王?”
来的专家,什么领域的都有,但主体绝对是研究高古器物,尤其是青铜器的。
让他们放弃近在眼前的商周重尊,跑去看明代铁炮,这行为本身就充满了诡异。
这事儿,怎么想怎么不对劲!
赵锐的火气“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