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轻烟掠出城西街巷,落地时已在封云城外十里长亭。
韩娇娇拢了拢鬓边碎发,望着司徒峰道:“你就这么走了?李家主眼底的期盼都快溢出来了,那风阳李家看着虽不复当年,却也是传承了无数岁月的世代望族,多结个善缘也好。”
司徒峰望着远方天际流云,指尖无意识轻叩剑柄:“我辈修士,大道在前,不必为俗缘所缚。何况那玉佩已归还其主,我与李家的渊源本就仅此一桩。”
话音刚落,腰间佩剑忽然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响,剑身微微震颤,竟似有灵识般朝着封云城方向轻颤。
与此同时,李家府邸深处,李玄山正将传承玉佩供奉于祠堂先祖牌位前。玉佩刚一安放,便骤然绽放出柔和的青芒,光芒穿透祠堂梁柱,直冲天宇。
牌位旁悬挂的古卷忽然无风自动,“哗啦”一声展开,正是残缺的《风阳剑诀》拓本。青芒落在古卷之上,那些模糊不清的剑招图谱竟缓缓变得清晰,更有无数细密的剑纹从玉佩中流淌而出,融入拓本空缺之处。
“这是……完整的风阳剑诀!”李玄山惊得浑身剧震,失态地上前半步,望着古卷上补全的剑招,泪水夺眶而出。
祠堂内,历代先祖牌位仿佛受到感召,纷纷散发出微弱的光晕,与玉佩的青芒交相辉映,整个祠堂都笼罩在一片神圣而温暖的气息中。
而十里长亭处,司徒峰腰间的首剑鸣响愈发急促,剑身之上竟浮现出与玉佩同源的青纹。他心中一动,抬手握住剑柄,一股熟悉的剑道气息顺着手臂涌入经脉,正是当初那位残魂老者留在他体内的剑意余韵。这股剑意与远方玉佩的气息遥相呼应,竟在他体内自行流转,滋养着他的剑心。
“原来如此。”司徒峰眸光亮起,瞬间明了,“那玉佩不仅是李家传承信物,更与我体内的剑意一脉相承。如今玉佩归位,不仅补全了李家剑诀,竟也能助我稳固剑心。”
韩娇娇眼中闪过讶异:“这倒是意外之喜。看来那位残魂前辈的安排,远比我们想的周全。”她话音刚落,远处封云城方向忽然传来一阵磅礴的仙灵气波动,虽不凌厉,却厚重绵长,显然是李家有人借着剑诀补全的契机突破了境界。
司徒峰望着封云城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释然的笑意:“一饮一啄,皆有定数。李家重拾传承,我亦得益匪浅,这趟东胜王朝之行,算是圆满了。”他抬手收剑,剑鸣渐歇,青纹隐去,“走吧,是时候回去闭关修炼了。”
二人并肩踏上前路,阳光将他们的身影拉长,身后封云城的仙灵气波动愈发旺盛,风阳李家的复兴之光,正随着那枚玉佩的归位,悄然点亮。
而司徒峰体内的剑意,也在这遥远的呼应中,愈发凝练纯粹,为他日后的剑道之路,铺就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返程的路似乎比来时更短。风拂过衣襟,带着东胜王朝特有的干燥气息,司徒峰能清晰感觉到体内剑意的流转——那股源自残魂老者、经风阳玉佩共鸣后愈发纯粹的力量,正丝丝缕缕渗入剑心,让他对“剑”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你似乎有些不一样了。”韩娇娇侧头望他,眸中映着天光,“剑意更沉,却也更活了。”
司徒峰抬手轻抚腰间古剑,剑身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是堵住的溪流突然通了,以前有些滞涩的剑招,现在想起来竟豁然开朗。”他想起风阳剑诀中“以风为势,以意为锋”的要诀,与自己一直修行的“剑道之路”之法虽路数不同,却在“意”字上殊途同归。
韩娇娇莞尔:“那位前辈若泉下有知,定会欣慰。他既将玉佩托你转交,想必早已算到这层因果。”
说话间,西安王朝的轮廓已在前方浮现。
城墙上的守军远远望见两道流光,立刻传来振奋的呼喊,消息如长了翅膀般飞进城内。郭俊文、龙辰、胖子带着一群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