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麒麟殿。
今日大朝会,气氛与往日略有不同。
始皇嬴政高踞御座之上,冕旒垂面,看不清具体神色,但那股无形的威压依旧笼罩着整个大殿。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肃穆无声。
几项常规政务奏对之后,一名身着御史官服、面容清癯的中年官员出列,手持玉笏,朗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嬴政目光微转,声音平淡:“讲。”
那御史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夸张的激昂:“臣要奏的,乃是颍川郡陈县县令,张苍!”
此言一出,殿内不少官员都微微侧目。
张苍之名,如今在咸阳可谓是如雷贯耳。
“张县令赴任陈县以来,革除积弊,肃清奸邪,更以无上智慧与魄力,立法碑,镇邪神,开创‘无神区’!使得陈县境内,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今岁秋收,亩产竟增三成!此乃亘古未有之祥瑞,足可见其治政之能,已通鬼神!”
御史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他将张苍在陈县的种种政绩,尤其是法碑立后带来的变化,极力渲染,言辞之间充满了溢美之词。
“……其法碑一震,地脉安宁;其律令一出,万民归心!此等功业,依臣愚见,已不逊于昔日商君变法强秦之功!张苍,实乃我大秦百年不遇之奇才!”
“功盖商鞅”四字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商鞅是何等人物?那是奠定大秦法治基石的里程碑!将一个小小的县令与之相比,简直是石破天惊!
那御史仿佛还嫌不够,最后抛出了真正的杀招,他躬身到底,声音恳切无比:
“陛下!如此大才,岂能屈就于一县之地?臣斗胆恳请陛下,即刻下诏,擢升张苍入朝,委以三公之位!使其总领全国律法民政,将‘陈县模式’推广于天下!则我大秦必将迎来万世不移之盛世!”
擢升三公!推广全国!
这看似无比荣耀的建议,却让端坐御座旁的丞相李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好戏,开场了。
果然,殿内许多老成持重的官员闻言,眉头都皱了起来。
张苍的政绩固然耀眼,但“功盖商鞅”?
还要立刻擢升三公,推广那闻所未闻的“法域模式”?
这未免太过儿戏和……危险!
就在这时,李斯动了。
他手持玉笏,步履沉稳地出列,先是对御座躬身一礼,然后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而富有磁性:
“陛下,王御史爱才之心,拳拳可鉴,所言亦不无道理。”
他先是肯定了那位御史,姿态做得十足,随即话锋微妙一转:
“张县令于陈县所为,确乃经世之才,其开创之‘无神区’,安定地方,造福黎庶,功在社稷,臣亦深感佩服。”
他先是捧了一句,紧接着,那双深邃的眼睛扫过殿内众臣,语气变得深沉起来:
“然则,”这两个字他咬得稍重,“王御史所言‘推广全国’,臣窃以为,尚需慎重。”
他看向御座,言辞恳切:“陈县之成功,有其特殊性。其一,在于张县令个人超凡之威望与魄力,能压服地方豪强,能引导万民信念,此非常人所能及。”
“其二,”李斯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最终选择了“术法之力”这个模糊而微妙的词,“陈县法碑之立,‘无神区’之成,似乎……亦借助了些许非比寻常之‘术法’力量。此等力量,玄之又玄,可一而不可再,更非寻常官吏所能掌控。”
他最后总结道,语气带着为国思虑的担忧:“若贸然将‘陈县模式’推行天下,各地情况千差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