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晨光。
落在杨国忠府邸,书房上,切割出明暗交织的图案。
沉香从瑞兽炉中缓缓吐出,氤氲着昂贵而沉闷的气息。
杨国忠身着紫色常服,手指敲击着紫檀木书案。
目光落在虚空处,算计的光芒在眼底流转。
他等的不是别人,是他的妹妹,虢国夫人杨玉瑶。
即便他如今位极人臣,在这个妹妹面前,依旧存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恭谨。
不仅仅因为她是贵妃的姐姐,更因为她那份洞悉人心,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之物的锐利,常常能为他指出更刁钻的捷径。
脚步声由远及近,环佩轻响,带着一丝慵懒的香风。
杨玉瑶来了,一身绯色宫装,云鬓微松,却丝毫不减其艳光与气势。
她径直坐下,纤指接过侍女奉上的香茗,并不急于饮用。
“事情定了?”
她开口,声音带着说不出的慵懒,却直指核心。
杨国忠身体前倾,压低声音。
“定了,李骁此人,是一把未见血就已知锋利的刀,朔方的事,他办得干净利落,虽然后患不少,但也正说明他够狠,且没什么牵绊。”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王忠嗣那边,声势日隆,与东宫旧谊匪浅,陛下虽仍倚重,但心中岂能毫无波澜,我们需要一双眼睛,一把随时能递出去的刀子,钉在河西。”
杨玉瑶吹了吹茶沫,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李骁,倒是块硬骨头,我看中的就是他这份冷硬,放在长安,迟早被李林甫那老狐狸啃得渣都不剩,扔到河西去,正好。”
她放下茶盏,目光锐利起来。
“监军使院副使,这个位置,够用了,也能办事。”
“正是此理。”
杨国忠点头。
“位卑而权重,巡查检校,风闻奏事,直奏之权,这些足够让王忠嗣如芒在背,我们要的不是立刻扳倒王忠嗣,那是痴人说梦,是要让陛下知道,河西不止有王忠嗣的声音,还有我们,还有陛下的耳朵,更要让王忠嗣知道,长安盯着他呢。”
“宫里那边…………”
杨玉瑶轻轻颔首,指尖划过桌面。
“我会让贵妃姐姐寻个机会,不经意地提一句‘边将勋重,还需内朝节制方能长久’之类的话,剩下的,就看你如何说动高力士了,那老宦官,精得很。”
杨国忠深吸一口气。
“我这就进宫。”
马车碾过朱雀大街平整的石板路,穿过一道道森严的宫门。
戍卫的千牛卫甲胄鲜明,目光如鹰。
杨国忠享受着沿途官员敬畏的注目礼,心中那份对权力的炙热。
他并未直趋玄宗所在,而是转往内侍监高力士常处理事务的一处偏殿。
殿内陈设看似古朴,细节处却极尽奢华。
紫檀木的案几,温润的玉器,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外朝,内敛而压迫的气息。
杨国忠静候片刻,方才被引入。
高力士坐在案后,面容红润,眼神平静深处藏着历经风云的洞察。
他并未起身,只微微抬手示意杨国忠坐下,声音平和无波。
“杨相公务繁忙,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杨国忠屏退左右,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敬重笑容,先是呈上一份礼单。
说是偶得的一些海外小玩意,请高将军赏玩。
寒暄片刻,他才逐渐切入正题。
“将军侍奉大家,劳苦功高,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