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闻此事,不禁摇头叹息:真正的威胁不在强敌,而在自家人拖后腿!
“陛下,是否要派兵支援幕府?”
见天子面露不悦,军中重臣小心翼翼地请示道。
“能帮一时,难救一世,罢了,随他们去吧!”
林文对幕府早已心灰意冷。
与其把时间精力浪费在这支扶不起的势力上,不如转而接纳倒幕派的归附。
只要他们安分守己,甘愿为天朝效力,谁掌权对天朝而言其实并不重要。
更何况,若脚盆国内部持续分裂、争斗不休,反倒更合天朝心意——两方竞相示好,争相讨取支持,天朝便可坐收渔利,获取更多实际利益。
想到此处,林文转向顾维钧道:“倒幕那边不是派人来了吗?那就见一见,谈一谈。”
顾维钧微微颔,已明白皇帝的意思:这是准备接受对方投诚了。
这也在情理之中。
对天朝来说,最理想的局面就是倭国维持现状,既不分裂崩解,也不统一强盛。
无论是幕府还是倒幕势力,都不希望任何一方真正掌控整个脚盆。
因此,就算倒幕派不来联络,天朝也会设法拉拢他们。
但比起主动伸手,自然是对方低头求靠更为体面,也更能掌握主动权。
“陛下,若真要接纳他们,该提出什么条件才合适?”
在远东这片以天朝为核心的宗藩体系中,天朝是上国,是主导者;其余诸国皆为附属,相当于跟班或依附势力。
成为朝贡国,好处显而易见。
一旦纳入天朝羽翼之下,便能得到军事庇护。
旁人若想动它,就得掂量是否触怒天朝。
若有外敌来犯,作为宗主的天朝有责出兵相助。
有了这层保障,这些小国便可大幅缩减军费开支,省下的银钱转而用于购买天朝的商品。
资金回流天朝,既刺激了本国经济,又等于变相缴纳了保护费用。
当然,权利与义务并存。
身为藩属,也需履行相应职责。
比如天朝对外用兵时,需派遣军队协同作战;每年的供奉贡金,也必不可少。
不过,林文并不欣赏过去那种一味贴补、只图虚名的旧式朝贡体制。
那种模式纯粹是天朝自掏腰包换几句恭维,亏本买卖做不得。
他推行的是全新体制,类似后世鹰酱的做法:天朝提供安全保障,但藩属国必须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
譬如每年缴纳定额保护费,承担联合作战任务,并全面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天朝商贾自由进出、畅通无阻。
如此一来,天朝几乎不费多大力气,就建立起一片广阔的经济影响区。
虽负一定责任,却换来巨大回报。
且因无需直接治理,行政成本极低,远比西方那种耗资巨大的殖民模式划算得多。
像日不落国,殖民地遍布五洲,可真正盈利的却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正是统治成本太高。
单是一个天竺,就不得不维持十几万大军,包括数万本土士兵和大量本地招募的辅助部队。
光是军饷粮秣、装备补给,已是沉重负担。
更别说遍布各地的官僚机构、管理人员,薪资支出如流水一般。
待到二战之后,天竺闹独立,日不落人一算账,现继续管下去,花的钱比赚的还多,索性放手不管,任其自立去了。
天朝的朝贡体制并不直接插手藩属国的内政,也不派驻官员进行统治,而是由各国自行管理,天朝只需享受进贡带来的利益即可。
这样一来,约翰牛人从殖民地攫取的一切好处,天朝同样能在藩属国身上获得,还不用承担治理的麻烦和开销,可谓坐享其成、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