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的、借钱的、打秋风的,络绎不绝。
李母被搅得心神不宁,人都瘦了一圈。晚上,她找到李铁柱:
“铁柱,娘知道你有难处。可都是亲戚,闹得太僵,以后在村里……名声不好听啊。”
王亚茹轻声说:“娘,不是铁柱不讲情分。您看栓子、狗娃他们,不也是亲戚?凭本事进来,现在不都干得好好的?”
李铁柱放下手中的文件,目光坚定:
“娘,您记住——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
“真遇到难处的,比如生病、上学,该帮的我会帮。但想不劳而获,靠着我这棵大树乘凉的,一个都不行!”
他握住母亲的手:“名声不是靠当老好人挣来的。我把企业做大了,给县里交税,解决就业,那才是好名声。”
夜深了,李铁柱独自在院里踱步。王亚茹给他披上外衣: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娘心里难受,你也烦心。”
李铁柱望着夜空,忽然说:“得立个规矩。明天我让亚茹拟个告示,就贴在村里——”
“凡是李家亲戚,想进‘星辰’工作的,统一参加招工考试。想借钱的,必须有抵押、打借条、付利息。至于要干股的,一律免谈。”
王亚茹担心:“这会不会太绝情了?”
“不断了这些人的念想,才是真绝情。”李铁柱语气冰冷,“让他们早点认清现实,各自找营生,比吊在我这棵树上强。”
第二天,这份“六亲不认”的告示果然在村里引起轩然大波。骂声有之,嘲笑有之,但也有明白人偷偷竖大拇指。
李铁柱不管这些。他知道,这道口子决不能开。
企业要做大,必须先学会对不该伸过来的手,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