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闷热午后,一声惊雷炸响在县城上空——不是来自天气,而是来自收音机里字正腔圆的广播。
“……坚决打击生产资料领域价格双轨制中的投机倒把、官倒行为……清理整顿皮包公司……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星辰”
办公室里,王亚茹手中的钢笔“啪嗒”
掉在账本上,洇开一团墨迹。
她与刚进门的李铁柱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了然。
几乎是同时,大壮像一阵风似的卷了进来,手里挥舞着报纸,声音因激动而颤:“柱子哥!
报纸!
头版!
要变天了!”
李铁柱接过报纸,目光迅扫过那篇措辞严厉的社论,脸上没有任何意外,只有一种“终于来了”
的冷峻。
“慌什么?”
他放下报纸,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该来的,总会来。”
窗外,原本喧闹的街道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肃杀之气,骤然安静了许多。
隐约能听到远处“兴华”
门店方向传来嘈杂的人声和慌乱的叫喊。
王亚茹稳了稳神,拿起电话,接连拨了几个号码,脸色越来越凝重。
“铁柱,五金厂那边说……暂停所有‘计划外’调剂货,要等上面检查。”
“运输队的老赵问,南边来的那几车货,要不要先停一停,避避风头?”
大壮也凑过来,压低声音:“柱子哥,外面都乱套了!
好多靠倒腾批文、指标的,都在想办法跑路呢!”
李铁柱走到窗边,看着街面上几个行色匆匆、面露惶恐的身影,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们当然要乱。
靠歪门邪道吃饭,政策一变,饭碗就砸了。”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扫过王亚茹和大壮:“但我们‘星辰’乱什么?我们哪一笔生意不是光明正大?哪一张票据不是清清楚楚?”
他拿起桌上厚厚一摞装订好的账本和合同,重重拍在桌上:“亚茹,把我们所有建材调剂的合同、完税证明、质检报告,全部再整理一遍,要随时能拿出来接受检查!”
“大壮,通知下去,‘星辰’所有业务照常进行!
特别是南边来的货,一辆车都不准停!
不仅要运,还要大张旗鼓地运!”
大壮有些迟疑:“柱子哥,这节骨眼上,是不是太扎眼了?”
“扎眼?”
李铁柱冷哼一声,“我们合规经营,怕什么扎眼?现在正是要让所有人看看,谁才是经得起风雨的正规军!”
正在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刺耳地响起。
王亚茹接起,听了几句,捂住话筒,面色有些紧张:“铁柱,是马局长……工商局马副局长。”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大壮屏住了呼吸。
李铁柱神色不变,从容接过电话:“马局长,您好。”
电话那头传来马前进沉稳却带着一丝严肃的声音:“李铁柱,广播听了?报纸看了?”
“刚看完。”
李铁柱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
“嗯。”
马前进停顿了一下,“政策风向变了,市场要震荡。
你们‘星辰’……没问题吧?”
“请马局长放心。”
李铁柱声音清晰有力,“‘星辰’的所有经营活动,完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
我们随时欢迎任何部门前来检查指导。”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马前进略显轻松的声音:“好,心里有底就好。
记住,守法经营,任何时候都是企业的护身符。”
放下电话,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