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喧嚣过后,李铁柱准备返回县城。
临行前,他在自家院子里,对着年前来“求职”
的乡亲们,宣布了最终决定。
“栓子,狗娃,还有水生,”
他点了三个名字,都是村里公认的老实肯干的后生,“你们三个,收拾一下,后天跟我去县里。”
被点名的三人喜出望外,激动得脸通红,连连保证:“谢谢铁柱哥!
我们一定好好干!”
其他没被选上的人,脸上难掩失望,尤其是那个表叔,嘟囔着:“铁柱,你这……咋尽挑些闷葫芦?”
李铁柱没理会,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严肃:“去了县里,不是享福的!
栓子你们三个,先去运输队,跟着装卸货物,看管仓库。”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让所有人都听见:“工钱,按天算,干一天拿一天!
管两顿饭!
但要是偷奸耍滑,或者手脚不干净……”
他眼神骤然变冷,如同腊月的寒风:“立刻卷铺盖滚蛋!
我李铁柱眼里,揉不得沙子!”
这话既是说给栓子他们听,更是说给所有心存侥幸的人听。
回到县城,李铁柱直接把栓子三人交给了大壮。
“大壮,人交给你了。
按规矩来,该咋练就咋练。”
大壮会意,粗着嗓门对三个有些拘谨的乡下青年吼道:“都听好了!
在咱这儿,力气要使在正地方!
手脚要干净!
听见没?”
“听见了!”
栓子三人赶紧挺直腰板。
起初的日子并不轻松。
装卸货物是实打实的力气活,一天下来,腰酸背痛。
但栓子他们咬着牙,从不叫苦叫累。
李铁柱偶尔会去仓库转转,看着他们汗流浃背的样子,从不嘘寒问暖,只是淡淡问一句:“还吃得消吗?”
栓子总是抹一把汗,憨厚地笑:“吃得消!
比在地里刨食强多了!”
一个月后,工钱的日子。
栓子三人捏着厚厚的钞票,手都在抖。
这比他们在村里一年到头见到的现钱还多!
狗娃激动得语无伦次:“铁柱哥……这……这也太多了!”
李铁柱看着他们,脸上没什么表情:“这是你们应得的。
好好干,以后只会更多。”
他转头对王亚茹说:“给他们每人扯几尺布,做身新衣裳。
别让人说咱们‘丽人’的人,穿得破破烂烂。”
这细微的关怀,比任何空话都暖人心。
栓子他们换了新衣,人也精神了,干活更加卖力。
每次“丽人号”
出去拉货,他们都抢着干最重的活,把货物码放得整整齐齐。
消息传回村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听说了吗?栓子他们在铁柱那儿,一个月能拿好几十块!”
“还管饭!
新衣裳!”
“铁柱这是真达了,还念着乡亲啊!”
之前那些失望、嫉妒的人,心思又活络起来。
但想到李铁柱立下的规矩和那双冰冷的眼睛,又不敢轻易开口。
这天,李铁柱正在柜台和王亚茹商量扩大店面的事,村支书陪着笑脸找来了。
“铁柱啊,忙着呢?”
支书搓着手,“你为村里解决了好几个劳动力的出路,大伙儿都记着你的好呢!”
李铁柱请他坐下,不冷不热:“支书,您有事直说。”
“是这样,”
支书压低声音,“你看,咱们村还有不少闲散劳力,你这儿……能不能再安排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