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独立第一旅的训练场上却是热气蒸腾。
上万名官兵以营连为单位,正在进行着严格的新式训练。
从单兵战术到多兵种协同,从白刃格斗到火炮操作,整个根据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练兵场。
陈征站在观礼台上,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每一个训练环节。
扩编为旅级建制后,部队面临着从游击战向正规战转型的艰巨任务。
如果不能尽快完成这个转变,所谓的“主力旅”
就只是空有其名。
“停!”
他突然对着台下喊道,“二营三连,重来一遍!”
正在练习战术配合的三连官兵立即停下动作,困惑地望向观礼台。
陈征走下观礼台,来到训练场中央:“刚才的进攻队形有问题。
机枪组和突击组脱节了,爆破组的位置也太靠前。”
他亲自示范正确的战术动作:“记住,在攻坚战斗中,各兵种要像五个手指握成拳头一样,密切配合!
机枪压制,爆破突击,步兵跟进,一环扣一环!”
三连长红着脸立正:“是!
旅长,我们重来!”
这样的场景在训练场上随处可见。
从陈征到普通士兵,每个人都在努力学习正规战的要领。
对这支从游击队成长起来的部队来说,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
下午,旅部召开训练总结会。
各团营主官齐聚一堂,汇报训练情况。
一团团长孙猛先言:“战士们士气很高,但很多老游击队员不习惯正规战的纪律约束。
有的老兵油子还说,‘打游击时没这么多规矩,不也把鬼子打得屁滚尿流?’”
这话引起了一阵轻笑。
确实,很多从游击队时期就在的老兵,对现在严格的操典和纪律不太理解。
参谋长赵铁鹰严肃地说:“这种思想要不得!
我们现在是主力旅,要打的是大仗、硬仗,没有严格的纪律和统一的指挥,怎么跟装备精良的日军正面较量?”
高胜寒补充道:“侦察营在训练中也现,各兵种之间的协同还存在很大问题。
步炮协同、步工协同都需要加强。”
陈征认真记录着每个人的言,最后总结道:“同志们,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是成长中的困难。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这个坎必须迈过去!”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的训练计划表前:“我决定,从明天开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强化训练。
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纪律养成,二是战术协同,三是专业技战术。”
训练计划立即付诸实施。
整个旅都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练兵运动中。
清晨,天还没亮,起床号就划破黎明。
官兵们在寒风中出操,练习队列和纪律养成。
许多老兵开始时很不习惯,但在干部的带头示范下,渐渐适应了正规部队的生活节奏。
上午是专业训练。
炮兵团的阵地上,老杨亲自讲解火炮操作要领;工兵营在模拟战场上练习排雷和架桥;通讯营则忙着架设电话线和操作电台。
“注意标尺!
注意风向!”
老杨的吼声在炮兵阵地上回荡,“咱们的炮弹金贵,每一都要打在鬼子的脑门上!”
下午是战术合练。
各兵种在模拟战场上反复演练协同作战。
开始时确实混乱不堪:步兵冲得太快,炮兵跟不上支援;工兵布雷时,突击队已经冲了过去;通讯线路经常被自己人踩断
但渐渐地,配合开始默契起来。
这天下午,一场营级规模的实兵演习正在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