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等到“目标”
,却因紧张而失手。
“不要灰心,”
小陈安慰他,“我第一次执行任务时,手抖得连枪都握不稳。”
爆破训练同样重要。
工兵出身的老张负责教授各种爆炸物的制作和使用。
从简单的地雷到复杂的定时炸弹,战士们要掌握各种爆破技术。
“爆破是技术活,更是细心活,”
老张常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训练并非一帆风顺。
一次实弹演习中,新兵操作失误导致炸药提前爆炸,造成三人受伤。
血的教训让所有人更加认识到训练的重要性。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赵铁鹰看着受伤的战士被抬走,语气沉重,“训练场上的失误还可以补救,战场上的失误就要付出生命代价。”
尽管训练艰苦,但特战连的士气始终高昂。
战士们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也为自己能入选这支精锐部队而自豪。
一天,陈征前来视察训练。
他看到战士们在高强度训练后依然精神饱满,十分满意。
“有这样的部队,何愁打不赢山本特工队!”
陈征对赵铁鹰说。
但赵铁鹰很清醒:“我们现在还比不上山本的特工队。
他们训练有素,经验丰富,我们才刚起步。”
“所以要加快训练步伐,”
陈征指示,“必要时可以小规模实战锻炼部队。”
机会很快到来。
情报显示,一支日军小部队将在三日后护送重要物资经过黑虎山。
陈征决定让特战连的新兵参与这次伏击,以实战检验训练成果。
战斗部署周密。
老兵带新兵,每个关键岗位都有经验丰富的战士坐镇。
伏击当天,新战士们既紧张又兴奋。
小李握枪的手微微抖,被身旁的老兵现。
“深呼吸,”
老兵低声道,“就当是训练。”
当日军进入伏击圈时,赵铁鹰果断下令攻击。
新战士们虽然有些慌乱,但在老兵带领下很快进入状态。
战斗只用了十五分钟。
特战连以轻微代价全歼日军,缴获大量物资。
“打得不错,”
赵铁鹰在战后总结会上肯定新兵的表现,“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他逐一指出战斗中出现的失误:配合不够默契,火力分配不合理,撤退时秩序稍乱
“这些都是训练中可以解决的问题,”
赵铁鹰最后说,“重要的是,我们迈出了实战的第一步。”
这次战斗极大提升了新兵的信心。
他们亲眼看到,几个月的艰苦训练没有白费,自己确实在成长。
随后的训练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战化。
赵铁鹰根据战斗中现的问题,调整训练内容,着重加强班组协同和应急处置能力。
与此同时,特战连的装备也在逐步改善。
兵工厂优先为他们提供新生产的武器,常的通讯科为他们配备最新缴获的电台。
“好马配好鞍,”
陈征在视察新装备时说,“但要记住,最重要的还是人。
再好的装备也要靠人来使用。”
夜幕降临,训练场依然灯火通明。
有的战士在加练射击,有的在学习文化,有的在保养武器。
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小陈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教会了小王远程狙击的要领。
看到他进步,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
特战连在成长,我们一定会成为真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