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了高高在上,这次被我们狠狠打了脸,绝不会善罢甘休。”
“无妨。”
霍聿枭神色平静,“协议签了,他们短期内不敢明着撕毁,否则在国际上和国内舆论面前,他们将更加被动。
我们需要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窗口。”
他的目光转向沈未央:“未央,宗棠,技术优化和全军推广要加快。
经过狼林山一役,‘龙吟’的弱点暴露了,也展示了潜力。
日苏下次再来,必定是有备而来,我们必须跑得更快。”
沈未央点了点头:“能量回收系统的稳定性是要问题,新材料和优化算法已经在测试。
顾工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关于将电磁辅助动力与主炮射击后坐力能量回收结合,进一步提升机动性,不过……风险很高,需要大量实验。”
“让他去试,资源管够。”
霍聿枭毫不犹豫,“另外,单兵火箭筒和无线电加密的项目,也要提。”
他又看向霍云苓:“云苓,南方的市场和技术渠道,我们要充分利用,但也要提防他们的渗透和破坏。
你商业网络的情报功能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对日本和苏联动向的监控。
截杀物资的仇,迟早要报。”
霍云苓郑重点头:“明白。
我已经在调整渠道,一些过于依赖南方的线路会逐步剥离。
另外,我们现了那个神秘无线电信号的更多特征,似乎……与苏联某种尚未公开的新型通讯技术有关,加密模式很独特。”
线索再次指向北方那个庞大的邻居,预示着未来的挑战将更加复杂。
南下的专列在华北平原上疾驰,宋文昌望着窗外一片萧瑟的农田,心中一片冰凉。
他知道,自己带回的不仅仅是一份屈辱的协定,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北地已然崛起,南北力量的平衡被彻底打破,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巨大的变数。
他甚至可以想象,当南京那些大人物看到这份协定,以及那份详细描述了“龙吟”
升级、北地将士浴血奋战的《启明报》时,脸上会是如何精彩的表情。
那不仅仅是愤怒,更多的,恐怕是面对一个无法理解、无法控制的强大力量时,那种深深的无力与惊惶。
“北地将士,可以战死,可以冻死,但绝不会跪着生……”
霍聿枭的话仿佛再次在他耳边响起,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而奉垣城,在送走南方代表团后,迅恢复了紧张的节奏。
工厂的烟囱日夜不停地冒着浓烟,实验室的灯火彻夜长明,军队的操练声回荡在军营。
胜利的欢庆是短暂的,北地上下都清楚,脚下的路依旧布满荆棘,未来的风暴只会更加猛烈。
霍聿枭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远处兵工厂方向隐约的火光,眼神深邃。
“未央,”
他轻声对身旁的沈未央说,“你说,我们这把‘真理’,射程够远了吗?”
沈未央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窗外的光:“还不够。
但至少,现在有人开始愿意坐下来,听我们讲道理了。”
这,或许就是这场南归闹剧,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