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垣霍府的谈判室内,气氛与几日前已截然不同。
紫檀木长桌上,摊开着厚厚一叠文件草案,墨迹犹未全干。
南方代表宋文昌脸上那程式化的笑容收敛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审慎的、甚至带点迫不得已的认真。
“关于湘赣钨矿的联合开与管理细则,我方原则上同意北地提出的方案。”
宋文昌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安静的室内,“江州船厂的技术共享与股权分配,也可依此框架磋商。
唯清除东南海盗一事,牵涉复杂,需从长计议,但……我方承诺,将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其活动范围。”
他每说一句,身后几名随从的脸色就更白一分。
这些条件,在南都启程前是被视为绝不可能答应的底线,如今却几乎是全盘接受了北地的要求。
霍聿枭坐在主位,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神色平静,看不出太多喜悦。
沈未央坐在他身侧,正垂眸翻阅着技术转让的附件清单,偶尔用钢笔在上面标注一两处细节,神情专注得像是在批改学生作业。
“宋次长深明大义。”
霍聿枭淡淡开口,听不出什么情绪,“既然如此,关于‘龙吟’战车基础型号的部分生产技术转让,以及标准化流程指导,北地也会展现出相应的诚意。”
宋文昌暗暗松了口气,正想趁热打铁,敲定签署时间,却见霍聿枭忽然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
“不过,”
霍聿枭目光锐利地扫过南方众人,“有一点必须明确。
合作,基于平等互利,而非施舍或吞并。
北地要的,是一个能并肩而立的伙伴,而非俯称臣的附庸。
这国家的将来,不能再是一家一姓的棋盘。”
这话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宋文昌喉头滚动了一下,最终只是沉重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从收到陆大帅的回电答应北地条件,这一刻起,南北关系的天秤,已经彻底倾斜。
初步协议的达成,让紧绷了数日的奉垣城似乎稍稍缓和了几分。
帅府内甚至准备了小型的晚宴,虽不铺张,却也足显地主之谊。
席间,南方代表们的态度恭敬了许多,甚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讨好。
那位曾试图卖弄的技术顾问,此刻只敢埋头吃菜,生怕再引起沈未央的注意。
“看来,‘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霍聿枭端着酒杯,在沈未央耳边低语,语气带着一丝戏谑。
沈未央正用小银勺慢条斯理地搅动着碗里的汤羹,闻言眼皮都没抬:“准确来说,是建立在认知差基础上的真理。
当他们意识到你的‘炮’不仅射程远,还能拐弯时,谈判就会变得很简单。”
霍聿枭低笑,觉得沈未央这冷静吐槽的样子,比那“龙吟”
战车还具杀伤力。
晚宴进行到一半,副官张旻悄然来到霍聿枭身边,低声禀报了些什么。
霍聿枭脸上的慵懒瞬间收敛,眸中闪过一丝寒光,但很快又恢复如常,只微微颔,示意知道了。
沈未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放下勺子,用眼神询问。
霍聿枭倾身,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秦穆那边有结果了,老顾从袭击者身上搜出的加密电文,破译出了几个关键坐标和代号,指向……北边。”
沈未央目光一凝。
夜深人静,帅府书房的灯却亮如白昼。
霍聿枭、沈未央、以及刚刚被紧急召来的霍云苓和几位核心将领齐聚一堂。
顾宗棠也顶着他那头标志性的乱赶到了,手里拿着一叠刚破译出来的电文纸,脸上还带着惊魂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