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箴言:于暗影中守望,于混沌中寻序。
】
【贡献点制度(草案见习员)】:
获取途径:完成组织任务、上缴高价值情报或物品、引荐并通过审核的新成员。
兑换范围:情报查询权限时长、特定技术支援、医疗救助、装备临时使用权、现实货币(汇率由组织定期核定)。
当前账户:见习员晁夜,余额:o(待任务结算)。
【外部人员评估流程(摘要)】:
初步接触与价值观察。
布针对性评估任务。
根据任务完成效率、质量及过程中展现的特质进行综合评级(d至s)。
依据评级决定合作等级(观察、有限、战略)及初始贡献点奖励。
签订单向契约(贡献点结算基础)。
他写得很快,条理清晰。
这并非真正的调阅,而是他基于观察和推理的“创作”
。
但他写得极其认真,仿佛只是在誊写自己已知的内容。
写完後,他并未保存,而是直接选择了打印。
打印出的纸张散着墨香,冰冷的文字仿佛带上了某种权威性。
他拿着这份还微热的“内部文件”
,仔细折好,放在床头。
这是一个道具,一个用于强化心理暗示的道具。
做完这一切,他才再次打开那个一次性通讯通道,联系“螺丝”
。
他的语气平静而淡漠,带着一丝刚刚结束工作后的疲惫:
“初步评估报告已提交。
关于合作者‘螺丝’的贡献点账户,可以初始化了。
初始额度设为o。
其个评估任务‘溯源’若完成,建议奖励1oo点,并开放e级权限48小时。
这是基于其已展现技术实力及本次应急响应的综合评定。”
他没有用疑问句,而是用了陈述句和“建议”
的口吻,仿佛只是在向一个看不见的上级汇报一项已成定论的决定,顺便通知“螺丝”
一声。
这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来自组织内部的流程感,远比直接讨价还价更有说服力。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倾听什么,然后才继续对“螺丝”
说:“……‘档案室’效率不错,你要的基础符号信息已获批。
稍后送给你。
另外,组织给你开通了一个临时汇报频率:[一个他利用系统算力,基于当前环境网络特征临时生成的、加密的、且自带48小时倒计时销毁程序的频率]。”
他再次借用了“螺丝”
自己提供的“档案室”
概念,并给出了一个精心准备的、受限的通讯渠道。
“螺丝”
的回复很快,听不出情绪:“收到。
频率已记录。
任务时限剩余34分钟。”
通讯中断。
晁夜知道,“螺丝”
此刻一定在全力攻坚,试图在时限前拿出成果以证明价值。
而他,则开始利用e级权限,进行自己的情报挖掘。
他没有漫无目的地搜索,而是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验证“螺丝”
可能提供的线索,并加入自己的独特现。
他重点查询“翡翠湖”
别墅区的开商背景、物业管理系统、以及近期是否有异常的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或维护记录。
同时,他再次仔细筛查那个古典音乐论坛,不只看那个可疑id,还排查了所有与它同时期注册、或与之有过微弱互动的其他id,分析其语言模式和技术背景。
【痕检专家】的能力让他能注意到常人忽略的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