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光晕洒在荒草古道上,将石板路照得泛着冷白。
韦长军一行踏着枯莲碎瓣前行,风穿过岩缝出呜咽,像有无数幽魂在暗处低语。
武大郎背着伤重的裴如海,粗布短打后背已洇出深色汗渍,他喘着粗气踢开脚边半枯的莲茎:“这道儿比俺家磨盘还陡,裴师父你轻点儿成不?风里咋老有‘嗡嗡’声,跟望莲坡的毒莲似的。”
裴如海指尖紫檀佛珠捻得沉稳,声音虽虚弱却清晰:“是岩缝回声,武大哥莫慌,佛珠能镇邪祟。”
潘巧云提着油灯走在最前,灯芯火星簌簌飘落,将她的影子投在岩壁上,裙角沾着的莲绒在风中轻颤。
她忽然停在一株弯杈酸枣树前,灯影里树杈竟弯成三瓣莲形:“这是莲心谷的信使暗号,树纹里还藏着‘莲海’二字,定是莲海阁前辈刻的。”
她转头看向身后的青衫书生,睫毛在灯影里投下浅影,“公子年纪轻轻,怎会对莲心谷旧道这般熟?连树杈暗号都认得。”
书生牵着白马,腕间莲形玉镯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闻言轻笑:“家祖曾在莲海阁当差,说当年莲心洞圣莲开花时,山谷飘满莲香,石头上都长莲纹。”
他说话时目光掠过韦长军怀中的锦囊,指尖不自觉摩挲玉镯内侧,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韦长军摸着怀中莲子,指尖能感受到它比往日更频的跳动,像在预警。
他卷起左臂衣袖,莲瓣形的痂皮在月光下泛淡金,心中疑窦丛生:书生对莲心谷的熟悉太过刻意,方才提到“莲心易容术”
时,他下意识拽了拽衣襟——裴师父说过,三脉守秘人左腰有天生胎记,易容术仿不去。
“听裴师父说,莲海阁阁主的易容术能仿声仿形,”
韦长军语气平淡,目光却锁着书生,“唯独左腰的莲形胎记仿不了,那是生下来就有的记号。”
裴如海在武大郎背上轻咳着接话:“三瓣是信使,六瓣是守秘人,九瓣便是掌门将亲传弟子——公子若真是莲海阁所派,胎记该是几瓣?”
书生牵着马缰的手猛地收紧,随即笑道:“家祖只是杂役,哪有胎记?倒是韦小哥的莲子,隔着锦囊都光,定是圣物吧。”
韦小宝举着樱莲佩跑到他马前,小脸上满是好奇:“大哥哥的玉镯和我的佩饰一样亮!
让我摸摸好不好?”
书生却侧身避开,笑道:“玉脆,碎了麻烦。”
二妹趴在王楠木背上,后颈胎记泛粉光,她指着远处山谷:“哥哥你看,云像大莲花!
爹爹说云变莲花形,是祖先在指路——风里有‘嗡嗡’声,像莲子在说话。”
王楠木翻看武大郎兄弟的纸条,点头道:“过了那莲花云山谷,就是莲心洞外围了。”
话音刚落,谷口突然亮起几点火光,灰袍人影隐约晃动。
武大郎急道:“血月教咋追这么快?俺兄弟说这谷有瘴气,入夜有毒,他们不该敢进的!”
潘巧云凑近看火光,眉头紧锁:“火光太稳,不像急行军,倒像是早守在那儿的。”
裴如海借油灯细看纸条,突然指着角落:“这里写着‘瘴气入夜聚毒,唯莲心谷血脉可过’!
血月教若不是血脉,入夜进谷必死——这火定是内鬼引的!”
书生脸色微变,强作镇定:“许是阁主派来接应的,我们快过去!”
韦长军突然勒住马:“入夜瘴气有毒,不如等天亮再进谷。”
他目光如炬,已瞥见书生左腰衣襟下露出半片淡红胎记,与纸条描述的叛徒标记分毫不差,“正好看看‘接应的人’,敢不敢在瘴气里待一夜。”
书生笑容僵在脸上,左手下意识按向腰间。
韦长军对王楠木轻叩玉箫三下——这是韦家“稳住寻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