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牧沉浸于将他的工作室打造成一个绝对安全的“堡垒”
时,外面的世界,“牧月科技”
正以一种出江月月预期的方式,悄然拓展着它的影响力。
最初的市场定位,“牧月”
系列设备主要面向高压力、快节奏的都市白领和精英人群,主打缓解疲劳、提升专注力和改善亚健康状态。
凭借立竿见影的效果和温和无副作用的特性,它很快在这一细分市场站稳了脚跟,获得了不俗的口碑和销量。
然而,市场的反馈,往往比最精密的商业预测模型还要充满意外。
近期,市场部和客服部门陆续收到了一些特殊的用户反馈和感谢信。
这些反馈并非来自预想中的商务人士,而是来自一些……身份背景截然不同的群体。
“江总,您看看这个。”
助理将一份整理好的报告放在江月月办公桌上,表情有些奇特。
江月月拿起报告翻阅。
几封被精选出来的用户来信影印件映入眼帘。
第一封,来自一个偏远县城的退伍军人疗养院。
执笔的是一位在边境执行任务时受伤、留下严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老兵。
信中,他的字迹略显潦草,却透着一种久违的激动:
「……感谢你们的产品。
我失眠十几年了,一闭眼就是炮火和牺牲的战友,安眠药吃得都快没感觉了。
儿子给我买了这个‘牧月’手环,说实话,开始没抱希望。
戴了半个月,现在晚上能睡四五个小时踏实觉了,惊醒的次数也少了。
脑子里的那些画面,好像……没那么逼真,没那么揪着我不放了。
谢谢你们,让我感觉……好像又能喘口气了。
」
第二封,来自一位经历过重大车祸、患有中度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年轻女性。
「……我不敢坐车,不敢听到刺耳的刹车声,整个人就像一根绷紧的弦。
心理治疗了很久,效果缓慢。
偶然看到‘牧月’的介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了它的睡眠辅助和情绪舒缓模式。
说不清具体怎么起效的,就是感觉身体里那股莫名的焦躁和恐慌,被一股温和的力量慢慢抚平了。
虽然还没完全好,但我觉得……我好像能看到隧道尽头的光了。
」
第三封,来自一个自闭症儿童的母亲。
「……我孩子睡眠障碍严重,情绪波动大。
用了‘牧月’的安神香氛仪(秦牧捣鼓出的衍生品之一)后,他入睡变得容易了些,白天哭闹的次数也明显减少。
这给我们全家都带来了希望……」
类似的反馈还在不断增加。
市场部的数据分析显示,近期“牧月”
设备在特定的线上社群和线下渠道(如退伍军人服务点、心理康复中心)的销量和讨论热度,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用户自形成的口碑,正在将这些看似小众、实则需求巨大的群体,与“牧月”
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江月月看着这些饱含痛苦与希望的文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她创立“牧月”
的初衷,固然有商业上的考量,但更深层的,是源于秦牧带给她的、对生命本身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
她希望用科技的力量,去调和、去滋养生命,而非强行干预或改造。
她没想到,这份初心所创造出的产品,竟然能对这些承受着深层心理创伤的特殊群体,产生如此积极的影响。
这远比任何商业上的成功,更让她感到满足和……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晚上回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