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片真实存在的区域,但这片区域刚刚经历了一场“天火”
的洗礼,被彻底地清洗过。
而根据他对节点逻辑的深入分析,如果一片区域刚刚被完全净化,那么在短时间内又收到“自检正常”
的报告时,系统很可能会对该区域的优先级进行下调。
这意味着系统会将这片区域标记为“低威胁观察区”
,甚至会暂时忽略该区域内一些低强度的能量信号。
一次注入,成功!
终端屏幕上的数据流如同平静的湖面一般,没有丝毫的涟漪和异常。
他的伪造数据包就像是一滴水滴入了大海,瞬间被庞大的信息洪流所淹没,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滴水,却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整个系统,被中继器顺利地接收并处理。
顾明紧紧地盯着终端屏幕,心中虽然早已波涛汹涌,但他还是强忍着内心的波动,面无表情地继续进行着所谓的“检测”
工作。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输入着各种指令,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几分钟过去了,顾明深吸一口气,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
然后,他毫不犹豫地再次重复了之前的操作,将一个类似的、关于另一片区域的伪造数据包注入了系统。
这一次,他的动作更加熟练,信心也更加充足。
这一次,他的胆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竟然决定在数据包中加入一个极其微小的、经过层层加密和伪装的触式指令。
这个指令的设计非常精妙,它就像一颗隐藏在暗处的炸弹,一旦被触,将会引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
具体来说,这个触式指令的作用是:当该区域后续出现特定的、微弱的能量信号时,系统应该将其暂时识别为“环境背景能量波动”
,而不是入侵信号。
这种微弱的能量信号是经过精心模拟的,与他自身的能量特征非常相似,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然而,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冒险的操作。
因为一旦这个指令的逻辑被核心系统检测出异常,立刻就会触警报,整个计划都将暴露无遗。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他的心跳急加快,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
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