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个任务吸引,小脸严肃起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混合颜料。
林枫则不再多言。
他提起笔,在砚台里轻轻一蘸,墨汁顺着笔尖吸饱。
他凝视着雪白的宣纸,呼吸微沉。
下一秒,笔落。
手腕旋转,力道透过笔杆传递到笔尖。
那不是小心翼翼的描摹,而是胸有成竹的挥洒。
墨线如游龙,在纸上游走。
寥寥数笔,山石的嶙峋轮廓便跃然纸上,带着一股苍劲的力道。
浓墨皴擦出阴影,淡墨渲染出远岫。
笔法老练,绝非一日之功。
他没有画人物,而是在画一座山,一座沉稳、厚重、可以为家遮风挡雨的山。
台下原本有些嘈杂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许多目光聚焦在他那支看似随意却精准无比的笔下。
评委席上,一位头花白的老艺术家坐直了身体,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睁大。
孙宇坐在嘉宾席,嘴角那抹习惯性的笑容有点僵。
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无意识地捏紧了。
他认得这种笔法,这不是业余爱好者能画出来的。
李曼妮就坐在他不远处,脸上维持着得体的微笑,只是那笑容像是刻上去的,不太自然。
她看着台上那个专注作画的男人,又瞟了一眼脸色难看的孙宇,心里某种算盘被打得噼啪作响。
十分钟很短。
当计时器再次出尖锐的“滴”
声时,林枫恰好提笔。
一幅水墨山水小品已然完成。
没有绚烂的色彩,只有墨色的浓淡干湿,却意境开阔,气韵生动。
那座山沉稳地立在纸上,仿佛能听到山间的风声。
思雅调出的彩色颜料,最终被林枫用来在山的怀抱里,轻轻点染了几个温暖的色块,像灯光,也像依偎在一起的小小人影。
“时间到!”
主持人走上台,声音带着惊叹,“让我们看看林先生一家的作品……我的天,这是一幅……水墨画?”
评委席上的老艺术家忍不住开口。
“笔力遒劲,皴法纯熟,墨色层次分明。
这没有十几年的功底,画不出来。
林先生,学过?”
林枫放下笔,神情平静。
“略有涉猎。”
台下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议论声。
钢琴,口琴,现在又是这种专业级别的水墨画?这个林枫到底还有多少东西藏着?
没有人注意到,小小的思柔,趁着大家注意力都在画上时,悄悄蹲下身,把爸爸刚才不小心掉落在桌边的一支小楷笔,捡了起来。
她用自己的小裙子,仔细地擦了擦笔杆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然后紧紧攥在手心。
对她来说,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
这是爸爸创造那座“山”
的工具,上面有爸爸的温度。
录制结束,人群开始散场。
一位戴着黑框眼镜、气质干练的中年女人快步走到林枫面前,递上一张名片。
“林先生,您好。
我是国家美术协会的理事,陈月。
冒昧打扰,您这幅画……不知是否有意参加下个月我们举办的‘新时代家风’主题画展?我们非常需要这样既有传统功底,又蕴含现代家庭温情的作品。”
林枫接过名片,墨迹未干的画作在一旁静静散着幽香。
舞台的涟漪,正以他未曾预料的度,向着更专业的领域扩散开去。
山,已现于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