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博教授的到来,像一块沉重的寒冰投入原本就暗流涌动的池水。
他没有立刻表任何意见,只是背着手,在一组组家庭间缓步穿行,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互动。
孙宇立刻捕捉到了机会。
他端着姿态,状似无意地走到刘教授身边,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
。
“刘教授,您能来真是太好了。
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有时候确实需要专家指点。”
他叹了口气,目光“不经意”
地扫过林枫方向,“像我们林先生,就很有自己的一套。
孩子们被他训练得跟小士兵似的,令行禁止,还有那个什么……家庭协议?违反了还有惩罚机制,真是……挺特别的。”
他刻意模糊了“协议惩罚”
的具体内容,只留下一个严苛、不近人情的印象。
刘教授的脚步微微一顿,鼻翼几不可察地翕动了一下,没有接话,但眼神又冷了几分。
另一侧,李曼妮则蹲下身,温柔地替女儿雯雯整理着蝴蝶结,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附近的刘教授听到。
“雯雯,昨天思雅姐姐讲的那个‘比特小队’的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呀?看你听得眼睛都直了。”
雯雯用力点头,小脸上露出向往:“嗯!
思清哥哥懂得好多,像个小老师!
林叔叔讲故事的时候,好像会光!”
李曼妮脸上挂着慈爱的笑,心里却冷笑。
光?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一个只会讲些古怪电子故事、把孩子往歧路上引的父亲形象,正好迎合刘教授这类传统学者对“不务正业”
的厌恶。
刘教授果然听到了这番对话。
他眉头锁死,看向林枫的眼神里,已经不仅仅是审视,而是带上了明确的批判。
流水线作业般的厨房协作,冰冷的规则协议,再加上这些脱离现实、光怪陆离的“故事”
……这个年轻人,简直是在用一套完全错误的方法论荼毒孩子!
集体观察环节安排在别墅的休闲厅。
孩子们在铺着柔软地毯的区域玩建构积木,家长们和刘教授坐在稍远处的沙上。
气氛有些凝滞。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风暴即将来临。
刘教授推了推眼镜,目光如同手术刀,直直刺向坐在斜对面的林枫。
他没有任何寒暄,开门见山,声音带着长期位居学术高位的威严与不容置疑。
“林先生。”
他开口,每个字都像冰碴,“观摩了你与孩子的互动模式,我有一个核心疑问。”
整个休闲厅瞬间安静下来,连玩积木的孩子们都下意识放轻了动作。
苏清雅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攥紧,指尖泛白。
孙宇和李曼妮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弯起。
“你是否认为,”
刘教授一字一顿,声音沉缓却极具穿透力,“你将活生生的、拥有无限可能的孩子,物化为了你那个所谓‘系统’里,可以随意定义、调度、甚至惩罚的冰冷元件?”
“物化”
。
“冰冷元件”
。
这两个词像两颗重磅炸弹,狠狠砸在寂静的空气里。
这已不仅仅是质疑,而是近乎指控的定性。
直接将林枫的育儿方式拔高到了扼杀人性、违背伦理的层面。
摄像机的镜头死死锁定林枫的脸,不肯放过他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
孙宇几乎要笑出声,赶紧端起茶杯掩饰。
李曼妮则用手帕轻轻按了按嘴角,眼底的得意几乎溢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