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如此。
此事说来也不算难。
如今讨董之战已近尾声,正是谋划新局之时。
既然秦鸣身负军师之责,对此自然有所筹划。
不过在此之前,倒想请教主公原先是作何打算?"
孙坚闻言苦笑:"
本是一心讨贼,未曾想这些。
今日军师提起,确实令人头疼。
长沙已被刘表派张羡占据,南阳也在袁术掌控之中。
既然袁术表我为豫州刺史,不如前往豫州如何?"
说到此处,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望向秦鸣。
不料秦鸣却连连摇头:"
主公错了!
天下之大皆可去得,唯独这豫州万万去不得!
"
"
此话怎讲?"
"
只因豫州乃袁氏根基所在!
袁家四世三公,在汝南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
况且主公如今既已与袁术生隙,若去豫州,岂非自投罗网?以袁术的为人,怎会容主公在豫州立足?"
"
主上可知袁术为何举荐您担任豫州刺史?"
"
无非是看中主上骁勇善战,想利用主上罢了!
"
"
我军若要立足,必须与袁术划清界限,因此这豫州不能去!
"
孙坚闻言眉头紧锁,怒道:
"
难怪!
我就说袁术这厮怎会如此好心!
"
"
原来包藏祸心!
"
"
他日若有机会,定要讨伐此贼!
"
稍作沉思后,他又道:
"
既然豫州不可取,长沙又地处偏远,不如率军返回江东如何?"
"
我在江东起兵,此地沃野千里,正可作为根基之地。
"
听到江东之议,秦鸣笑道:
"
江东虽可攻取,却偏安东南。
虽有长江天险便于防守,但难以进取中原。
"
"
此地作为根基尚显不足。
"
见故里被否定,孙坚皱眉道:
"
先生认为江东也不可取?"
"
那何处才是我军根基之地?"
未等他话音落下,秦鸣已面带微笑,从容说出两个字:
"
淮南!
"
孙坚闻言一怔,眉头紧锁。
淮南包含九江郡、庐江郡及部分汝南地区。
与江东仅一江之隔。
他疑惑道:
"
先生此言何意?"
"
我军取江东易,取淮南难,同属扬州之地,为何要先取淮南?"
"
不如先定江东,再挥师北上进攻淮南。
"
"
不可同日而语!
"
见孙坚不解,秦鸣摇头道:
"
主上所言虽有理,但选择根基之地需以天下大势为重,不能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
"
天下大势?"
孙坚闻言震动,这正是他未曾深虑之处。
他急忙拱手道:
"
请先生详述!
"
秦鸣饮尽杯中酒,侃侃而谈:
"
所谓天下大势,不过是大汉十三州之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