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如此高效组织百姓,其影响力远寻常。
今日能夹道相迎,明日就可能倒戈相向。
这般趋炎附势的做派,哪里是真心归顺?
孙策等人也意识到问题,纷纷请教对策。
秦鸣摆手道:"
此事不宜公开讨论。
既然对方示好,我们且先受着。
具体对策等入城后再议。
"
孙坚颔称是,继续率队前行。
抵达城门时,只见众官吏整整齐齐躬身行礼:"
恭迎刺史大人!
"
孙坚脸上堆起笑容:"
好!
好!
"
“各位不必多礼,快起身吧!”
他利落地跃下马背,面带笑容道:
“诸位为何在此等候?”
话音刚落,城内众官员立刻再次行礼。
为的官吏手捧盛放郡守印信的木盘,恭敬答道:
“下官功曹张疑,禀告刺史大人。”
“我等在此,是因得知刺史将至,特来迎接。”
“不料昨夜,郡守盛宪竟在府中自尽,缘由不明。”
“下官等不敢擅断,现呈上郡守印信,请刺史定夺!”
“竟有此事!”
孙坚虽早知内情,仍佯装痛心道:
“我此番率军前来,本想与盛太守一叙,未料贼患未平,他却先走一步!”
“实乃朝廷之失!”
“罢了,此事我已明了。”
“只是不知盛太守家眷可还在城中?”
张疑闻言,先是面露悲色,听到末句连忙拭泪答道:
“回禀刺史,盛太守遗有妻子与二子,长子十一,次子九岁,现居城中。”
“嗯……”
孙坚略作沉吟,吩咐道:
“既如此,派人妥善安置,莫要亏待盛太守亲眷。”
人死债消,他自然不会对孤儿寡母下手。
张疑即刻应声:
“刺史放心,下官即刻安排!”
“甚好。”
孙坚环视众官员,挥手笑道:
“诸位且先回衙署,待我军入城后,再议太守继任之事。”
“谨遵钧命!”
官员们立刻退至道旁。
孙坚翻身上马,喝令全军:
“进城!”
浩荡军队在百姓窃窃私语中穿街入城。
待入驻郡守府,孙坚换下甲胄,召集孙策、秦鸣、周瑜密室议事——连王粲亦不得与闻。
甫一落座,孙坚便急问秦鸣:
“子若,继续详述日间未尽之言。”
("
你如何看待今日之事?"
不仅是孙坚,孙策和周瑜也同时将目光投向秦鸣。
"
还请先生赐教!
"
面对三人的询问,秦鸣罕见地收敛了笑容,缓缓起身道:
"
诸位,此事远比表面复杂得多。
若处置不当,这些世家之祸,恐怕要比许贡、严白虎之流更为棘手。
"
"
世家之祸?"
见秦鸣次如此严肃,孙坚等人不由得皱起眉头。
唯有周瑜沉思片刻后问道:
"
先生所指,莫非是那吴中四姓?"
"
吴中四姓!
"
听到这个词,孙坚父子皆是一愣。
孙策因在庐江居住多年,尚能理解。
而漂泊在外十余载的孙坚则面露困惑:
"
公瑾,何为吴中四姓?"
周瑜见状解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