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幕:锁定陈老二
毛三捏着内蒙公安寄来的档案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帐篷里的煤油灯忽明忽暗,将档案上“陈老二”
三个字照得格外清晰——身高一米八,左脸有道三厘米长的刀疤,民国三十五年生于黑风岭下的陈家坳,1958年曾在青龙村其母舅家暂住,去年秋天又以“走亲戚”
为名回过豫西。
“全对上了。”
郭维凑过来,手指点在档案里“曾参与黑风岭煤矿勘探”
那行字上,声音压得极低,“老陈的指骨缝里有黑风岭烟煤的矿粉,陈老二又懂煤矿,还在青龙村待过,知道水库底下有唐墓——除了他,没人能把老陈的骨骸从内蒙运到河南,还藏进墓里。”
毛三没说话,只是从公文包里翻出齐军画的“外地男人”
画像——那是齐军凭着记忆,在郭维的笔记本上画的:高个子,脸上有疤,穿深色褂子。
此刻将画像和档案里的照片一比对,眉眼轮廓几乎一模一样。
“动机也通了。”
郭维又补充道,他把老陈1959年寄给家人的信摊在桌上,信里那句“找到个‘亮闪闪的宝贝’,能让家里过好日子”
被画了圈,“陈老二是老陈的亲弟弟,肯定知道老陈现了兽。
他贪财,又懂行,知道那东西值钱,所以才会下杀手,再把骨骸藏起来掩盖罪行。”
毛三点点头,终于开口:“得先把人盯住,别让他跑了。”
他立刻叫来了两名经验丰富的队员,嘱咐道:“你们俩轮流盯着刘权利家,还有他侄子刘建国——陈老二既然找过刘建国藏东西,肯定还会联系他。
另外,去村里的路口看看,有没有陌生面孔出入,特别是高个子、脸上有疤的。”
队员刚走,毛三又拿起电话,拨通了县公安局的号码。
电话那头的电流声滋滋响,他对着话筒大声说:“喂,是王局长吗?我是青龙山水库考古队的毛三,我们现了黑风岭失踪案的重大嫌疑人,可能藏在青龙村附近,需要你们派警力支援,防止嫌疑人逃窜!”
挂了电话,毛三看着窗外的夜色,眉头仍皱着。
郭维看出他的担忧,递过来一杯热水:“放心,陈老二就算再狡猾,也跑不出这青龙山。
只要我们盯紧点,等公安来了,就能瓮中捉鳖。”
毛三接过水杯,指尖传来暖意:“我怕的是他狗急跳墙,毁了证据,或者伤害村民。
你还记得齐军说的吗?陈老二去年就敢在水库边转悠,现在知道我们在查他,指不定会干出什么事。”
正说着,帐篷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毛三立刻按住腰间的手电筒,郭维也下意识地摸向桌上的放大镜——那是他唯一能用来“防身”
的东西。
脚步声在帐篷门口停了几秒,又慢慢远去。
毛三掀开帐篷帘一角,只看到一道黑影消失在村口的老槐树下。
“是他吗?”
郭维轻声问。
毛三摇摇头:“看不清楚,但肯定有问题。
今晚加派人手值守,特别是主墓室和放文物的帐篷,绝不能出岔子。”
第四十二幕:刘侄子的破绽
第二天一早,毛三就把刘权利的侄子刘建国叫到了村部。
刘建国刚进门就低着头,双手在裤兜里攥紧,眼神躲躲闪闪,不敢看毛三。
村部的八仙桌上摆着一件羊皮袄,是队员昨天在刘建国家的牛棚里找到的——袄子的衣角沾着黑色的矿粉,和老陈骨骸里的矿粉一模一样。
“刘建国,这羊皮袄是你的吧?”
毛三指了指桌上的袄子,声音平静却带着压力。
刘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