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奢崇明的行踪终于被现。
他藏身于距重庆府不远的一座庄园,身边只剩数百残兵,不久前还在那里休整。
奢崇明原本计划退回重庆,重整旗鼓,招集溃散的部队。
然而未曾料到,重庆已然落入敌手。
他只好沿长江逆流而上,企图返回泸州。
尚未完成渡江船只的准备,江岸边便已遍布明军旌旗。
奢崇明目睹此景,双目赤红,狂怒大吼,声称要将敌军尽数杀尽。
这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妄想。
官军一次冲锋,便击溃了这群饥饿疲惫、体力不支的残兵。
这些残部本就无意继续死战,稍有见识之人都明白,大势已去。
与其做无谓挣扎,不如归降,或许还能保住性命。
奢崇明虽有反叛的胆量,却无赴死的勇气。
认清现实之后,他只能愤懑地丢下武器,任由官兵将他捆绑押解,送至“皇帝”
处献俘。
至此,数日前尚能震动川蜀、声势浩大的“大梁王”
奢崇明,在明军的围剿之下迅败亡,本人被俘,数万大军全军覆没。
此役,明军共斩敌级两万余,俘虏三万余人,成功擒获叛军脑奢崇明,取得全面胜利。
朱由校收到捷报后,神情淡然,仅下令御营返回重庆,并命秦邦屏与秦良玉率领部属,深入山林清剿残余叛军及潜藏深山的土匪。
对奢崇明,朱由校并未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此人不过示威不足道的小人物。
史书之中,奢崇明不过是趁着地方无备时,侥幸取胜几次,其余皆为败绩。
纵然朱由校轻视其人,但作为叛乱恶,奢崇明终究难逃一死。
朱由校下令将其押送回重庆,依照大明律例,处以凌迟极刑,诛灭九族,级悬挂城头示众,并号召重庆百姓前来观斩。
处理完叛乱余波后,朱由校亲自统率大军,与陈广会师,水陆并进,向泸州进军。
泸州的奢寅,败得比其父奢崇明更迅。
在他尚未逃亡之前,明军已然攻克泸州。
朱燮元与王平采用“声东击西”
之策,在不同地点同时渡江,成功迷惑一向精明的奢寅。
奢寅与其父遭遇相同,在战局白热化之际,遭官军夹击,仓皇溃逃。
他原本兵力不过五千余人,此战折损过半,根本无力抗衡官军。
撤退至永宁途中,又遭遇一支身份不明的官军伏击,伤亡惨重,只得逃入深山密林,寻求一线生机。
虽然奢寅兵败情形与其父极为相似,但命运却比其父更显顽强。
他并未被明军捕获,而是真正逃出生天。
朱由校抵达泸州,待局势一一摸清后,便不再理会奢寅的生死。
此人已无路可逃,终归难逃一死。
泸州原是奢氏叛军的后勤重地,粮草储备自然充足,足足囤积了十五万石粮食。
至于金银财宝却寥寥无几,总共加起来也不到十万两。
可这些已无关紧要。
他亲自率领大军向南推进,直扑奢氏的老巢——永宁宣慰司。
那里还有一件更为关键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奢崇辉并不知晓,他的兄长与侄子早已溃败,更不知道皇帝已亲自统兵前来讨伐。
此时的他,正狼狈地带着奢崇明留下的一支残兵,与鲁钦的官军激烈交战。
他与前线的联络早已中断,不知多久没有消息。
鲁钦是川地有名的将领,早年参与过多场平叛战事,屡建奇功,在年轻时便已声名鹊起。
后来经历岁月与战功的积淀,逐渐成为镇守西南的大将,被誉为“川中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