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务局后勤处物资仓库,弥漫着灰尘、机油和旧纸张混合的滞闷气味。
阳光艰难地穿透高窗上厚厚的积尘,在堆满各种备件、工具、劳保用品的水泥地上投下几道昏黄的光柱。
张伟穿着那身刺眼的蓝色工装,胸口印着“保管员”
三个字,正蹲在地上,费力地清点着刚从车上卸下的一批新到的矿灯电池。
汗珠顺着他灰败的脸颊滑落,滴在满是油污的水泥地上,洇开一小片深色。
仓库主任老马,一个面色黝黑、眼神里透着点世故圆滑的中年男人,背着手踱过来,皮鞋在寂静的仓库里出清晰的“哒、哒”
声。
他停在张伟旁边,没弯腰,只用脚尖踢了踢旁边一箱电池:“张伟,动作麻利点!
下午二队要领新矿灯,这配套电池清点入库慢了,耽误下井,责任你担得起?”
语气里少了昔日的“张副科长”
那点客气,多了几分毫不掩饰的审视和敲打。
张伟的手指在冰冷的电池外壳上停顿了一下,一股难以言喻的屈辱和愤怒猛地冲上头顶。
以前在财务科,一个电话过去,井下区队哪个队长不是客客气气?现在……他咬紧牙关,腮帮子鼓起,硬是把那股邪火压了下去,闷声应道:“知道了,马主任。”
老马哼了一声,没再说什么,背着手又踱开了,但那声冷哼,像根针,扎在张伟本就千疮百孔的自尊心上。
仓库里其他几个保管员,或低头整理货架,或假装忙着登记,但眼角余光都若有若无地扫过张伟佝偻的背影,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疏离和看戏的意味。
张伟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目光,如芒在背。
他抓起一块抹布,狠狠地擦拭着电池箱上的灰尘,仿佛要擦掉自己身上那层被扒掉的“官皮”
。
---
矿务局办公楼小会议室里,气氛却与仓库的压抑截然不同,带着一种刚打完胜仗后的振奋与对新问题的审慎。
王磊坐在位,听着李卫国汇报技能大比武的后续影响。
“王局,效果持续酵!”
李卫国声音洪亮,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一等奖那几个小伙子大姑娘,现在可是各区队的香饽饽!
机电队的王强,技术过硬又踏实,三队队长直接打报告要人,说放在队里当技术骨干培养!
财务科那个拿了第一的小赵,思路清晰效率高,钱明也跟我提了,想让她参与下个月的成本分析项目组。
这比武,真把人才的金子给淘出来了!”
钱明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更关键的是风气!
现在科里几个年轻人,下班了都主动留下来啃业务书、练操作。
以前那种到点就走、混日子的状态,少多了。
大家私下都议论,看来王局是动真格的,真有本事,真有奔头。”
王磊微微颔,脸上并无太多喜色,眼神反而更加沉凝:“人才冒头是好事,但要保护好,更要给他们挥的舞台。
卫国,你和人事科老李要盯紧点,这些比武尖子,后续的培养、使用、激励要跟上,形成机制。
不能一阵风过去就完了,要让所有人看到,这条路是通的,是亮的。”
他顿了顿,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比武的热乎劲儿不能停,但新规的筋骨要长结实,不能只靠几个尖子撑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那些考核不及格的中层干部,脱产学习怎么样了?”
人事科长老李赶紧翻开笔记本:“王局,按您的指示,第一批七个人,都在招待所集中封闭学习,安排了专人盯着,教材就是新规汇编和案例分析,结业考试定在下周一。
不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