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不周山脉,并非纯粹的死寂,而是潜藏着比白昼更加诡谲的危险。
混沌之气在失去了那永恒不变的压抑天光后,仿佛变得更加活跃,如同暗潮般在嶙峋山石间无声流淌,扭曲着感知,放大着恐惧。
世界之力的压迫并未因夜幕降临而减弱,反而像是浸染了夜的寒意,变得更具穿透性,丝丝缕缕地钻进骨缝,试图冻结气血,麻痹意志。
呼凡的身影在崎岖的山地间快穿行,动作却带着一种与周围环境隐隐契合的流畅感。
那并非完全的轻松,而是在承受巨大压力下,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与节奏。
这,便是那一丝“世界意志眷顾”
带来的初步成效。
他一边赶路,一边将大部分心神沉入体内,仔细体会着那新增的一丝“世界意志眷顾”
与之前融合后带来的变化。
如果说最初的那一丝眷顾,像是给一个溺水之人递出了一根细微的稻草,让他得以喘息,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那么这新增的一丝,则像是将这根稻草加固、加粗,让他不仅能喘息,甚至能借助这根稻草,稍稍拨动身边沉重的水流,游动得更为省力一些。
具体而言,变化体现在几个方面:
先,是世界之力的压迫感进一步减轻。
并非压力源头消失,而是呼凡自身的“承受阈值”
似乎被拔高了。
那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排斥感和渺小感淡化了许多,他感觉自己更像是一个误入巨人国度的“孩童”
,虽然依旧弱小,却不再被整个世界视为必须驱逐的“异物”
。
肩头的“重量”
依旧存在,但肌肉、骨骼、乃至脏腑在抵抗这压力时,消耗的气力和心神减少了约莫半成。
别小看这半成,在长途跋涉和持续高压下,积少成多,带来的续航能力提升是显着的。
其次,是《混沌不灭体》与周遭环境的共鸣加强。
功法运转时,对混沌之气的吸纳效率,比获得第一丝眷顾时又提升了近三成!
体内那淡薄的混沌光晕似乎凝实了微不可查的一丝,流转之间,与外界混沌气息的交融更为顺畅自然。
他甚至能模糊地“听”
到脚下山脉那沉重、古老、如同心跳般的脉动,这脉动与他自身气血奔流的声音隐隐形成某种奇特的共振,让他对力量的掌控更加入微。
再者,便是那种模糊的“环境直觉”
变得更加清晰。
之前只能隐约感知哪个方向压迫力稍弱,哪个区域有危险气息。
现在,这种直觉细化了许多。
比如,他能“感觉”
到前方左侧那片看似平坦的碎石坡,下方实则中空,潜藏着某种喜暗畏光、气息阴冷的生物;又能“察觉”
到右前方那道狭窄的岩缝深处,有微弱的、纯净的土属性灵气波动,或许孕育着什么天材地宝,但也伴随着一股沉睡的、令人心悸的守护意志。
“果然,量变引起质变。
虽然都只是‘一丝’,但两丝眷顾叠加,效果绝非简单的一加一。”
呼凡心中明悟,对这“世界意志眷顾”
更加看重。
“若能完成那特殊任务,获得三丝,甚至那‘初级世界亲和’状态,在此地行动想必会轻松太多。”
目标明确,动力十足。
他不再仅仅是为了赶路而赶路,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搜寻“世界之力节点”
上。
根据之前的经验,这种节点往往位于地形特殊、世界之力波动异常浓郁的地方。
夜色深沉,仅有某些散着幽光的苔藓或是天际偶尔划过的扭曲电蛇提供些许微弱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