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需要明白一件事,这些在美国的日裔很大一部分都是中产,他们在美国深耕很长时间,已经积累了不小的财富,如果就此将他们进行清洗,同样的也会让其他族裔的人群产生不满,不仅谁也不知道同样的事情是否会在自己的身上发生。
得知这个事情,陈知文先是沉默,随后给了富兰克林一个不用担心的回复。
“富兰克林先生,您不用去担心这样的问题,如果说日本的文化是什么样的,那应该就是服从,在日本的时候服从日本政府的管理,来到美国了,他们自然也会听话。只要不去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他们绝对不会有任何反抗。”
陈知文对日本人的性格已经是拿捏透了,其实东亚人的情况都差不多,讲究中庸,讲究活着就行,只要还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内,就绝对不会去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日本的农民也是一样的,只有在自己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会想其他的办法,是不是要造反?
就算是造反了,只要看到有除了造反之外的其他道路,也就停下来,因为作为农民,没有比种田更重要的事情。
纵观历史书,今天给那些古代的各种起义总是有一个重复的评价,“没有脱离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这个局限性要如何去理解?不过是眼睛始终是离不开土地。
就算是离开了日本来到了美国,这种性格也是没有任何的变化,因为这是镌刻在骨子里的传承,不是环境改变就能改变的。
所以陈知文能确定一件事,富兰克林不管对他们做出任何的强制措施,只要不是直接弄死,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抗。
不过现在还只是政策的制定阶段,富兰克林需要面对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还没有精力去处理这里的事情。
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宣战。
此时一天还没有过去,但不管是富兰克林还是陈知文,感觉这时间都是异常的漫长。
富兰克林已经确定了一件事,战争已经开始,可是现在他还没有统一好
做出宣战的这种决定显然是需要通过国会的决议,但是现在想要召开会议只能等到第二天。
可是这段时间之内是否会有更多的事情发生?
这是谁都不知道的。
富兰克林虽然是权力更大的总统,但是作为领导人总是要去遵循流程,所以就算是知道日本的袭击不会就这样简单,但是富兰克林依旧是什么都做不到。
他先是用私人的身份告诫驻扎在外的美军部队,要求他们提高警惕,但是这种告诫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切都只能等到第二天的到来。
在另一边,日本海军的偷袭编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损失确实不小,但是相比较他们取得的战果,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一次性就摧毁了整个舰队的战斗力,而且舰队里的军舰是个个带伤,根本就无法继续参与战斗。
这将会给己方海军部队带来宝贵的反应时间。
美军修理船只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的时间里,自己应该是不需要有什么担心的事情了。
消息传回本部,海军司令部上下也是一片沸腾。
这次行动好比是偷袭熟睡的狮子,之前他们害怕自己偷袭不成反倒是将人家弄醒,现在好了,直接一刀扎到狮子的腿上,让人家现在没有了战斗力。
于是他们当然就有了行动的机会。
就和之前的甲午战争一样,他们以为美国也是空有表面,实则软弱的国家,只要自己再威胁一下就能让他们投降,到时候日本将会迎来第二次的发展机会。
既然已经宣战,那摆在自己嘴边的肥肉当然也要吞下,菲律宾这块地方也算是肥沃富饶,当然是日本的下一步进攻目标。
随着珍珠港事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