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窝在太学读死书,显然是很难培养出人才的。
只有让太学生们在校期间,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活动。
才可能培养出人才来。
这是赵煦在现代的经验,也是他反思了上上辈子绍圣兴学的教训总结出来的。
至于这些太学生会不会捣乱?
放心好了!
太学生们在校期间,有两种考试。
一考行,一考艺。
行就是品德言行,艺就是文章经义策论。
所谓两优,就是行艺皆优。
所以,大宋的太学生才会那么有精神!
但这么有精神的太学生,却一直窝在太学里,天天皓首穷经,赵煦都快急死了。
所以,他的安全需求一被彻底满足。
他立刻就奔着太学来了。
见宗泽都只是附带的,用宗泽为突破口,带动太学生们走出象牙塔,接触现实社会,并参与其中,然后再从中挑选出堪用的、符合自己要求的人培养,这才是赵煦真正的目标!
……
送走宗泽与黄裳。
赵煦便命人招来了陆佃。
陆佃进了御所拜手问安之后,赵煦就命冯景给其赐座。
等他坐下来后,赵煦就问道:“陆先生,黄司业将要赴任西京,但国子监不可无司业。”
“未知先生,可有贤才愿与朕举荐?”
陆佃咽了咽口水,心脏扑通扑通的跳起来。
他正要开口举荐一位相熟的新党干将。
但话到嘴边,却咽了下去。
因为国子监司业,管的是太学生们的品德言行。
也就是太学两考之中的行。
其职责与他这个专门管教学与考核的管勾太学公事是相对的。
所以,怎么可能让一个新党背景的人来太学担任国子监司业?
便是中立的也不行。
必须也只能用一个旧党大臣,而且,必须是旧党骨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