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解决这个麻烦。
林长生暗忖。
但不能自己动手。
他深知自己“外地匠户”
身份的脆弱性,与一位副监丞正面冲突绝非明智之举。
打铁,我是专业的。
打人,得用巧劲。
他心中冷笑,一个借刀杀人的计划迅成型。
他没有急于行动,而是更加留意吴良的一举一动。
凭借五品巅峰武者的敏锐感知和刻意观察,他很快现了一些端倪。
吴良此人,手艺平平,却极好面子,喜欢排场,私下花销不小。
他那身比普通匠师考究得多的行头,以及偶尔流露出的、与俸禄不符的阔绰,都暗示着他另有财路。
精工坊物料管理虽严,但副监丞总有办法钻空子。
林长生注意到,吴良有时会亲自“核验”
一些送来的大宗材料。
尤其是那些价值较高、但成色不易一眼分辨的“百炼钢坯”
、“冷锻甲片”
等。
他总会在入库记录上做些不易察觉的“备注”
,比如将“上等”
记为“中等”
,或将“足量”
记为“略有损耗”
。
这些微小的差异,在庞大的将作监物料流转中,本不易察觉。
但林长生心思缜密,记忆力极佳,又刻意留心,很快便从几次物料领取和成品交付的对比中,现了不协调之处——有些批次入库的“中等”
坯料。
质量似乎好得过分;
而有些需要消耗大量“上等”
材料的重器任务,最终核销的数量却对不上号。
克扣材料,以次充好,倒手牟利…林长生立刻明白了吴良的财路所在。
这是将作监的大忌,一旦查实,革职查办都是轻的。
证据不难找。
吴良做事并非天衣无缝,只是仗着身份,无人敢查。
林长生利用工作之便,暗中记录了几批有问题物料的入库时间、编号和经手人(基本都是吴良或其亲信)。
又对比了后续领用和核销的记录,心中已然有数。
但他不会亲自跳出来举报。
那样目标太大,容易引火烧身。
他需要一把“刀”
,一把足够锋利、且能直接捅到吴良痛处的刀。
这把刀,就是王监丞的心腹——那位常年跟随王监丞、负责文书档案和部分监察事务的李书办。
李书办为人严谨,不苟言笑,对王监丞忠心耿耿,最见不得这种蛀虫行为。
机会很快来了。
这日,王监丞召集几位匠师和副监丞开会,商讨一批紧急军械的工期。
李书办在一旁记录。
会议中途,王监丞让李书办去档案房取一份旧图纸。
李书办起身离开。
林长生恰好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他也借口出去透透气,跟了出去。
走廊上,李书办正快步走向档案房。
林长生快步跟上,在与李书办擦肩而过的瞬间,他似乎脚下“不小心”
一个趔趄,袖中一个小纸团“恰好”
掉在了李书办脚边。
“哎哟!”
林长生低呼一声,连忙弯腰去捡。
李书办被挡了一下,停下脚步,皱眉看向他。
“对不住对不住!
李书办,没撞着您吧?”
林长生一脸“惶恐”
,手忙脚乱地捡起纸团,似乎想赶紧塞回袖中,但动作“慌乱”
,纸团没拿稳,又散开了些许。
露出了里面依稀可辨的几行字和数字——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