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都未曾见过雪,甚至连冰都未曾见过。
这里的冬天极其寒冷,对他们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看来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应对寒冬的准备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今年的冬天会异常的冷。”
秦狄目光坚定的说着,不是他看出了什么,也不是感受到了什么,而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记得以前就有人曾经回禀过,塞北诸国曾大量采购过御寒之物,当初京都现的假铜钱就是由此得来。
前几日在北宁茶楼与哈尔雷闲谈之时,就在不经意间从他口中听说,现在北宁榷场交易量最大的货物,同样是御寒用的棉衣和炭火。
他们久居塞北,对这里的天气一定有着某种特殊的辨别手段或者经验。
舒颜虽不知秦狄为何如此笃定,却也没有反驳,微微点头表示认同,随后说道:“这里的寒冬凛冽刺骨,几乎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窝在家中取暖。
我们这么多人,务必要多储备些木炭才好要应对寒冷。
倘若大雪连绵数日不停歇,道路皆会被皑皑白雪所掩埋。
真到那时,欲寻得些许木柴树木,亦将成为一桩棘手难题。”
秦狄闻言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这些就不必担心了,我总不能让这么多人跟着我留在野外渡过寒冬吧。
当务之急是要赶在寒潮降临之前,全力击溃突厥敌军。
只有这样,方可确保众人平安顺遂的度过这漫长冬季。”
众军原以为歇息一夜,转天就会前往泉城,开始一场恶战。
天光刚刚放亮,一个个就已经整装待,就差一道命令下达。
谁也没想到,从天光放亮到日晒三竿,依旧没有拔营行军的命令下达。
不仅兵士们困惑,就连负责带队的锦衣卫也开始纳闷。
士兵们原本都认为经过一整晚的休息后,第二天清晨便会踏上征程,朝着泉城进,去迎接那场注定惨烈无比的战斗。
当黎明的曙光刚刚划破天际,众人早已收拾妥当、全副武装,只等那一声令下便可立刻拔营启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晨曦微露一直等到烈日高悬于天空之中,整整两个时辰过去了,却始终没见有任何要拔营出征的命令传来。
这样的变故让所有的士兵们都感到十分诧异和困惑不解,毕竟泉城危急的消息他们都已经知道,距离几十里,最关键时候却没了动静,心中暗自揣测着究竟生了什么事情。
不仅普通士兵们困惑,就连负责带队的那些锦衣卫也开始心生疑虑起来。
他们焦急地来回踱步,不时望向远处的营帐,期待着能看到一点动静或者接到新的指示。
整个军营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压抑的气氛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一般。
架不住下面的士兵们询问,终于有锦衣卫找到了甲乙丙,前来询问接下来的安排。
他们的回答简单干脆,吃饭睡觉好好歇着,养精蓄锐等待命令。
甲乙丙安抚完锦衣卫后,转身回到营帐内。
他们明白士兵们的疑惑,但皇帝的命令如此,他们只能执行。
此时在营帐内,秦狄正凝视着地图,思考着战略。
他深知这次战役的重要性,但他更清楚,想要取胜,军队需要足够的休整。
外面的士兵们虽然心存疑虑,但还是按照命令吃饭休息。
他们相信将军自有深意,也明白在战场上保持体力和精神状态的重要性。
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转眼夜幕降临,营地一片安静。
就在这时,五道人影从远处一路小跑而来。
看到他们的出现,甲乙丙当即将他们引入到营帐内,面见皇帝。
今日按兵不动,让士兵们养精蓄锐是一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