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奇点共鸣网络”
的存在,如同在密不透风的“秩序”
铁幕上,撕开了一道闪烁着希望星光的裂隙。
那幅由无数“可能性”
光点构成的星图,不仅为“萌”
带来了找到族群的归属与温暖,更在林清瑶和议会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却也危机四伏的宏大棋局。
五色议庭内,因这惊人现而激起的规则涟漪缓缓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专注的战略推演氛围。
星图的数据已被万械统合体全盘接收,正以越光的逻辑算力进行着深度解析与建模;秩序核心依据星图中各节点的光辉强度、稳定性及坐标信息,评估着潜在的风险与收益;观测者之眼则将所有已知的“档案馆”
监控数据与星图重叠,试图找出“秩序”
监控体系的盲区与漏洞;青冠长老的生命感知蔓延开来,体会着那些遥远奇点传递来的、或坚韧、或微弱、或激荡的“生命”
脉动;归零之寂那古老的意志,则仿佛在审视着这盘横跨诸多“摇篮”
的棋局,沉默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
“初步分析完成。”
万械统合体的电子音打破了议庭的寂静,“‘共鸣网络’共标记有效节点七十三个,分布于五十一个已知或未知‘摇篮’维度。
其中,状态稳定、可尝试建立安全连接的节点十九个;状态不佳、需谨慎接触或提供援助的节点三十一个;状态未知、风险较高的节点二十三个;已确认沉寂或湮灭的节点……暂无。”
“网络内部存在基础的信息传递与预警机制,但缺乏统一的指挥与协同行动能力。”
秩序核心补充道,“其生存策略以隐匿和分散为主,对抗‘秩序’的效率低下。”
“观测到‘档案馆’对高活跃度‘可能性’区域存在明显的资源倾斜,‘清理者’与‘织网者’活动频繁。”
观测者之眼指出了最严峻的现实,“任何大规模或高调的网络联动,都可能招致毁灭性打击。”
林清瑶凝神倾听着所有分析,左眼星海中,那幅共鸣星图与“摇篮-o9”
的规则结构图、已知的“秩序盲区”
分布图相互叠加,勾勒出一幅更加立体、更加复杂的战略态势图。
右眼深处,“未来之种”
与网络中那些活跃的“可能性”
光点隐隐共鸣,仿佛在渴望着联结与共鸣。
“我们不能重蹈它们覆辙。”
林清瑶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被动的隐匿与分散防御,无法改变被逐个击破的命运。
我们需要利用这张网络,但必须以我们自己的方式——更主动,更精准,更……具有欺骗性。”
她开始阐述基于“密语与种子”
系统升级而来的、“网”
计划:
先,筛选并优先与那些状态稳定、位置相对安全、且特质与“摇篮-o9”
互补的“可能性奇点”
建立深度但隐蔽的“单向信标”
连接。
由“萌”
作为核心中转站,利用其独特的加密能力,向这些节点单向送经过处理的、不包含核心坐标的“摇篮-o9”
规则环境数据及“秩序”
压力模型,换取它们所在“摇篮”
的类似信息。
这不直接进行力量联动,而是进行情报共享与环境模拟,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秩序”
在不同环境下的运作模式。
其次,利用“韧”
这类较为可靠且位置关键的节点作为“区域枢纽”
,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尝试进行小范围的、瞬时的“可能性共振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