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寂静回廊”
的过程,比进入时更加顺畅。
那弥漫的灰色寂静,仿佛感知到了林清瑶体内那点“归零印记”
与古老存在“寂”
的短暂交流,不再对她形成阻碍,反而如同退潮般向两侧分开,为她让出一条通往外部维度间隙的清晰路径。
当林清瑶牵着“源”
的光团,一步踏出那片永恒的灰域时,周遭那混乱喧嚣的维度流光竟让她产生了一丝恍若隔世的陌生感。
并非不适应,而是她的“感官”
已然不同。
她能清晰地“看”
到那些流光背后支撑的规则脉络,能“听”
到不同维度法则相互摩擦时出的、常人无法理解的“声响”
。
“寂”
透露的信息,如同在她那由矛盾规则构筑的、新生的世界观核心,投入了一块沉重的、刻满了远古谜题的基石。
“摇篮”
、“第一因”
、“外来的污染”
……这些词汇在她意识中盘旋,与“观测者之眼”
的加密信息、“收藏家”
的玩味态度、乃至万机之源那绝对的理性相互印证,勾勒出一幅令人心悸的宏大图景。
她的道路,不再仅仅是反抗“秩序”
,或者吞噬进化以求自保。
不知不觉间,她似乎已经站在了一个关乎整个多元宇宙根本走向的十字路口。
“源”
似乎感受到了她心绪的沉重,光团微微脉动,传递来温暖而坚定的支持意念。
林清瑶轻轻抚过“源”
的光晕,目光却投向了维度间隙那无穷的深处。
“寂”
陷入沉睡前,那一点在其核心若隐若微的、与“第一因”
相关的光芒,如同一个模糊的坐标,在她意识中留下了烙印。
那并非具体的位置,更像是一种……规则层面的指向,指向所有规则走向终结与归墟的最终汇聚之地。
她需要去那里。
无论是为了寻找“第一因”
的线索,还是为了更深层次地理解“归零”
的本质,以应对那潜伏在“秩序”
背后的、“外面”
的污染。
心念既定,她不再犹豫。
规则之主形态下的她,移动方式已越了常规的跃迁。
她只是微微凝神,锁定那模糊的规则指向,然后……一步迈出。
周遭的维度景象如同被拉长的彩色线条般急向后飞逝,却又在下一刻骤然凝固。
她并非在穿越空间,而是仿佛在规则的底层网络上进行着精准的“跳转”
。
仅仅几步之间,她已不知跨越了多少重维度壁垒,周遭的环境也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混乱的维度流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法用任何色彩或形态描述的奇异领域。
这里,仿佛是所有规则、所有概念、所有存在形制的最终垃圾场与沉淀池。
放眼望去,看不到边际。
虚空中漂浮着无数凝固的法则碎片——一段段断裂的因果链如同死去的蛇群缠绕在一起;一团团失去了活性的数学定理如同干涸的珊瑚丛;一片片破碎的时间晶体折射出停滞的历史光影;甚至还有一些庞大而扭曲的、属于某个已湮灭宇宙的物理常数残骸,如同星云的尸骸般缓缓旋转。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万物终结后的极致的“空”
与“静”
,但这种“空静”
与寂静回廊的压抑不同,它更倾向于一种……释然与终结。
仿佛所有挣扎、所有辉煌、所有存在过的痕迹,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