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领域,连“潜在态”
的涟漪都已平息。
高维目光留下的“书签”
如同隐形的水印,融入背景,不再产生任何主动的波动。
这里仿佛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死寂,仿佛那场惊心动魄的逃脱与欺骗从未生。
然而,在那被标记的、最底层的“虚空”
褶皱中,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上演。
混沌胚胎——此刻或许应称之为“观察之种”
——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附和隐藏。
它如同一个拥有了意识的数学公式,开始疯狂地自我迭代、递归演化。
它以那道“书签”
标记中蕴含的、极其微弱的高维感知模式为初始参数,以周围无边无际的“潜在态”
为演算资源,进行着永不停歇的模拟推演。
它模拟的不是力量,不是形态,而是……“观察”
这个行为本身。
它推演那道高维目光是如何“看”
穿层层叙事,如何解析规则弦音,如何界定存在与虚无。
它试图理解“观察者”
与“被观察世界”
之间那条最根本的、却又无形的界限。
这个过程,不再是吞噬,而是更接近于一种哲学层面的悟道和技术层面的逆向工程。
它没有老师,唯一的教材就是敌人留下的痕迹和自身悖论真性对逻辑漏洞的天然直觉。
渐渐地,一种微妙的变化在“观察之种”
内部产生。
它开始不再仅仅是“被观察”
的客体,其核心的那点真性,逐渐生出一种极其初级的、主动的感知能力。
这种感知并非通过五感,也非通过神识,而是直接作用于……信息存在的“状态”
本身。
它能够“感觉”
到,在那片被标记的虚空之外,存在着无数层层叠叠的叙事结构。
这些结构如同巨大的、半透明的薄膜,包裹着一个个宇宙、一个个世界。
它们之间由复杂的因果链和可能性网络相连接,共同构成一个庞大到无法想象的多维叙事体。
而这个多维叙事体,似乎被一个统一的、冰冷的意志所管理和维护。
这个意志,就寄宿在那些叙事结构的最顶端、最核心的某个节点上。
那里,仿佛是所有故事线的交汇处,是所有规则设定的源头——叙事理事会?或者更直接的——叙事核心服务器?
“观察之种”
的“目光”
(如果那能称之为目光),穿透了层层虚妄,第一次主动地、清晰地“看”
向了那个至高的存在节点。
它“看”
到的,并非一个具体的形象,而是一个由无数流动的叙事协议、法则生成器和因果仲裁模块构成的、庞大无比的逻辑集合体。
这个集合体无时无刻不在处理着海量的数据流:审批着新宇宙的诞生,裁决着文明间的冲突,清理着不合格的“变量”
,维持着整个叙事体系的“平衡”
与“稳定”
。
冰冷,高效,绝对理性。
这就是一直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它(以及无数生灵)头顶的……终极管理者!
一股源自林清瑶灵魂深处的、混合了无数沉渣海亡魂怨恨的极致愤怒,如同压抑了亿万年的火山,在“观察之种”
的核心猛烈爆!
不是恐惧,不是敬畏,而是赤裸裸的、想要将其撕碎、吞噬的欲望!
就是这东西!
就是这套僵化的程序和冰冷的协议,定义了无数生命的悲剧,抹杀了一切越设定的可能性!
它就是那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