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刚到公司,前台小姑娘就抱着个半人高的密封袋朝我跑过来,脸上憋着笑:“汪董事长,司马青川先生让我给您的,说‘务必当面签收,确保数据完整性’。”
我盯着那印着“汪氏新能源实验室专用”
的密封袋,心里咯噔一下——上周才跟司马青川在项目会上见过,他全程跟我讨论电池能量密度的优化方案,临走时突然说“绿萍学妹,基于近期合作数据,我认为我们适配度较高,计划启动追求程序”
,我还以为他是开玩笑,没成想这才几天,就真的“启动程序”
了。
拆开密封袋的瞬间,我差点把刚喝的咖啡喷出来:里面没有鲜花,没有巧克力,只有一叠装订得整整齐齐的a4纸,封面写着《汪绿萍女士近半年工作效率数据分析报告(v2o)》,右下角还盖着司马青川的私人印章,旁边用小字标注“数据来源:公司oa系统、会议记录、项目进度表,样本量n=182,置信度95”
。
正翻着报告里“每周会议时长与项目推进效率相关性分析”
的折线图,办公室门被推开,司马青川穿着标志性的格子衬衫,袖口卷到小臂,手里揣着个计算器走进来,语气像汇报工作一样严肃:“绿萍学妹,这份报告我优化了三个版本,重点标注了您的低效会议时段——比如每周三下午的部门例会,平均时分钟,建议用罗伯特议事规则压缩讨论时间;另外,我还统计了您的咖啡摄入量,现周一上午喝两杯时,下午的决策错误率降低17,已在附录里附了最优咖啡饮用时间表。”
我捏着报告里“咖啡饮用时间表”
那页,指尖都在烫,强忍着笑问:“司马学长,你这……是在给我提工作建议?”
司马青川愣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个笔记本,翻到画着五角星的一页:“根据《亲密关系建立指南(理工版)》,第一步是‘提供价值输出,建立信任基础’。
这份报告能帮您提升工作效率,属于长期价值输出,比送鲜花更实用——鲜花的保鲜期只有3-5天,而报告的有效应用周期至少6个月,投入产出比更高。”
我扶着额头,看着司马青川认真的眼神,实在不忍心说“我不需要用数据优化喝咖啡的时间”
,只能含糊点头:“谢谢,报告我收下了,以后不用这么麻烦。”
司马青川眼睛一亮,立刻掏出计算器按了两下:“您是觉得当前方案‘麻烦’?那我调整策略——下次我把报告压缩成ppt,页数控制在1o页以内,阅读时间减少5o,这样就不麻烦了。”
我看着他飞快敲击计算器的手指,突然觉得自己刚才的话像是给程序员提了个bug修复需求,只能苦笑:“不用压缩,真的不用了。”
本以为这份“数据分析报告”
已经是极限,没成想周三下午,公司楼下突然响起一阵无人机的嗡鸣声。
我趴在办公室窗户上往下看,只见三架无人机拖着红色的横幅在空中盘旋,横幅上的字格外显眼——“基于用户画像分析,汪绿萍女士适配度最高的伴侣:司马青川,适配指数923”
。
楼下瞬间围满了同事,研部的小伙子还朝着我办公室的方向喊:“汪董事长!
司马青川博士这操作,比咱们的新能源项目还硬核啊!”
我脸烫得能煎鸡蛋,抓起手机就给司马青川打电话,语气都带着颤:“司马青川!
你赶紧把无人机弄走!
全公司都在看!”
电话那头传来他淡定的声音,还夹杂着无人机的操作声:“汪董事长,根据传播学模型,公开示爱的曝光度是私下表白的8倍,能提升您对我的认知度。
我计算过飞行路径,避开了高压线和办公楼窗户,安全系数1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