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邮筒。
这个邮筒更多是象征意义,收集公民手写的实体感谢卡(自愿投递),并作为直播的背景。
项羽抱着胳膊站在邮筒旁,那庞大的身躯和冰冷的金属形成一种奇特的可靠感。
韩信(联邦战神兵枢都帅)再次展现了他对“阵型”
的极致掌控力。
不过这次,他编排的不是军队,也不是流星,而是十万封虚拟的感谢信。
他在巨大的数据沙盘上,将这些信件的数据流,按照送和接收的时空节点,排列成一个不断流转、变化的巨大“心形”
云图,并在云图中央,用数据的疏密勾勒出“thx”
(thanks)的字样。
萧何(联邦财政与资源总管)负责管理“公共温暖基金”
。
他面前的光屏显示着实时的配对成功数和资金流向。
“每一声有效的感谢,都在让这个世界实际变得更好一点,哪怕只有一星纹币。”
他对着直播镜头解释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
张良(联邦外交与文化部长)依旧负责语言桥梁,确保来自不同地域、使用不同方言的感谢能被准确理解和传递。
他将一句南越的“唔该晒你帮我拎野”
(谢谢你帮我拿东西)优雅地转化为“承蒙援手,感激不尽”
,既保留了原意,又增添了诗意。
刘邦(副执政长)的直播间标题是《刘叔带你拆“盲盒”
感谢信!
》。
他盘腿坐在广场的软垫上,背景是闪烁的数据云和那个巨大的星纹邮筒。
“家人们!
这比抽卡还刺激!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封感谢信是啥!
来来来,让我们看看今天第一份温暖是什么!”
他面前堆满了新口味的“感谢辣条”
,包装上印着“酸辣感激”
、“甜味致敬”
、“咸香铭记”
。
冯劫(中枢执政长)手持那枚熟悉的铜磬,站在数据流最为汇聚的节点下方。
他的任务是在每达到一个重要的感谢信数量里程碑(例如一万封、五万封)时,敲响铜磬,象征着集体的善意又积累到了一个阶段。
欧阳斯(联邦大法官)如同沉默的灯塔,确保整个实验在法律和道德的航道上运行。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对规则和尊重的提醒。
公输哲(格物院院长)和张苍(联邦史官兼国策顾问)再次联手。
公输哲维护着系统的稳定和心跳监测的精准,张苍则操作着一台更为精密的记录仪,并非记录信件内容(那违背了匿名和销毁原则),而是记录信件的数量、送接收的时空坐标、心跳重合率的分布等宏观数据,准备编纂一份独特的《匿名感谢志》。
正午时分,阳光洒在广场上,与地面闪烁的感谢光字交相辉映。
实时数据在大屏幕上跳动:
【已接收感谢信:8o,321封】
【已成功投递:79,855封】
【回信率:327】
【平均心跳重合率:654】
【最高心跳重合率:981】(系统备注:该配对双方信息高度加密,仅显示为“三年未联系的故人”
)
这个“最高心跳重合率”
引了无数猜测和温暖的笑谈。
“981!
这得是多大的缘分!”
“三年未联系…是老朋友还是旧情人?”
“也许只是巧合吧,但感觉好浪漫。”
刘邦的直播间里,他随机抽取信件朗读,声音不知不觉变得轻柔:
“致陌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