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祈福竹篮”
,竹篮编织得并不完美,甚至有些粗糙,却带着手作的温度。
他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
“朕曾以为,星纹是划一的度量,是联邦强大的唯一基石。
如今方知,它更应是一座桥梁,连接不同的智慧,照亮彼此的道路。
强行用一种模式去覆盖万物,那不是文明,是蛮横。”
治理思辨,刮骨疗毒:
文明对话带来的触动,直接反映在了紧接着召开的“治理初心专题思辨会”
上。
会场布置得极其简洁。
圆形议席中央,只放着一本翻开的《大秦宪章》,星纹投影将“民即根基”
四个字映照得熠熠生辉。
四周的屏幕上,无声地播放着暗访拍摄的片段:考核过后就失修的路灯,老人面对复杂农具时茫然的眼神,部族代表在官府门前无奈等待的身影……
冯劫没有给任何人留情面。
他直接将各郡“突击服务”
的证据,包括时间戳清晰的监控画面,投影出来。
“看看!
考核前三天,人手充足,服务周到!
考核一过,人去楼空,连个值班的人都找不到!
这就是你们报上来的‘民众满意度百分百’?”
冯劫的声音如同寒冰,“考核是为了让民众过得好,不是为了让你们的报表好看!”
被点名的官员面红耳赤,低头不语。
嬴政的目光扫过全场,缓缓站起身,走到中央那本宪章前。
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从袖中取出一份有些年头的帛书,那是他早年关于“星纹技术优先推广”
的一份批示。
“这份批示,是朕当年所下。”
嬴政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其中多有‘为求效率,可暂不顾旧俗’之类的混账话!”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双手用力,将那帛书撕成了两半!
碎片缓缓飘落。
“治理的初心,从不是让民众削足适履,去适应我们制定的所谓‘先进’技术或制度!”
他的声音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而是让我们的技术,我们的制度,弯下腰,俯下身,去迁就民众的生活,去尊重他们的传统!
这才是《大秦宪章》开篇‘朕即文明,民即根基’的真意!”
思辨会上,并非一帆风顺。
一位来自关中富庶郡的官员,私下抱怨“部族需求特殊,拖慢整体效率”
,认为应该“先标准化,再谈个性化”
。
这话不知怎的,传到了正在参加文明对话活动的项羽耳中。
这位镇国大元帅没去找那位官员理论,而是径直走到了月氏王和百越代表面前,他手里拿着一个自己编的、歪歪扭扭几乎看不出形状的竹篮——那是他在文化工作坊学了半天的“成果”
。
“某家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道理。”
项羽将竹篮递给月氏王,声音洪亮,带着沙场的直率,“但这篮子,是某家亲手编的,虽丑,心意是真的。
联邦与各部族,就像这竹篮,也许一开始磕磕绊绊,但只要心在一块,总能编到一起去!
谁要是觉得你们‘拖后腿’,先问问某家手里的星纹剑答不答应!”
这笨拙却无比真挚的举动,让原本因流言有些低落的部族代表们,瞬间动容。
月氏王接过那丑丑的竹篮,郑重地点了点头。
思辨会的最后阶段,张良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
他带着整理好的《初心反思报告》,没有返回外交部的办公室,而是直接通过星纹传送,出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