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信立刻走到沙盘前,指尖划过,调出该区域详细数据。
“地形崎岖,常规牛车难以通行。
启用‘山地形’加强版底盘,配备卷五〈沙量〉临时固路模块。
同时,调拨附近巡逻的轻骑小队,先行运送一批简易教材,确保该点七日内能开蒙学。”
他的指令清晰迅,如同部署一场战役。
兵枢都帅的严谨,此刻用于确保没有一个孩童被遗忘在教育网络之外。
殿内另一侧,外交与文化部长张良的团队正在高效运转。
部长助理苏景行起草的《教育落地三十三条》核心条款,被实时投映在侧壁光幕上,供众人审阅。
行人司使郦商正与几位代表“洽谈”
。
他面前摆放着几卷用南越特产细竹制成的简牍,光滑坚韧;几张月氏提供的鞣制羊皮,柔软耐用;还有一些百越地区的彩色织锦,绚丽非常。
“诸位使君,”
郦商笑容温润,“我联邦愿以标准蒙学教材、星纹教学辅助之法,换取贵方之竹简、羊皮、织锦,以为教材封面、卷册之用。
此非交易,实为文明之共织。
贵方之物,承载我联邦启蒙之文;我联邦之文,亦将借贵方之物,流传更广。
互利共赢,莫此为甚。”
策士府丞侯成则在旁边的沙盘上,用代表不同势力的棋子推演着教材运输路线,确保这些通过“汉字丝路”
换来的物资,能以最低成本、最快度送达各地。
太常寺少卿叔孙通,则与几位老儒讨论着简化后的“联邦开笔礼”
流程,试图将古老的礼仪转化为一种能让所有初学者,无论老少,都能感受到庄严与鼓励的仪式。
符节令王恬启手持一枚特制的星纹印章,在一份份即将下的文件上郑重盖下。
印章落下的瞬间,出低沉而稳定的“咚”
声,其频率,赫然与星纹网络基准心跳的72bp同步。
文书省郎官韦丛,则逐字逐句地审阅着第一批启蒙教材的文稿,口中低声念诵,确保无一错漏。
他面前已堆了一小叠罚抄的纸张——那是他为自己之前审稿时疏忽而付出的代价。
约定的时刻到来。
白虎殿内,嬴政率先起身,再次走到中央的星纹书写界面前。
殿内所有人,官员、少年学子,皆肃然随立。
星纹网络将这一刻同步至联邦每一个角落。
在北疆的毡房外,老牧人哈山用树枝在沙地上划拉着;在南越的溪边,织女阿阮用染布的木棍在石板上勾勒;在关中的田埂旁,曾经是童工的小栓用吃饭的木勺在泥土中刻画;在东海的渔船上,海大郎用手指蘸着海水在船板上描摹;在新建的“心跳图书馆”
墙边,盲人乐师阿桑将手掌紧紧贴在感应区,感受着那通过震动传来的、文字的轮廓……
嬴政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天下同窗,执笔——”
亿万人,同时动念,同时下笔。
一撇,一捺。
人。
穹顶之上,联邦全息地图光华大放!
无数个或端正、或稚拙、或颤抖的光点汇聚,最终凝聚成一个横贯天穹的、巨大而温暖的“人”
字!
光芒并非刺眼的亮白,而是如同初升朝阳般的柔和的明黄色,仿佛给整个华夏版图注入了一道鲜活的生命力!
星纹网络静谧运行,包容着所有的不完美。
对于歪斜的笔画,它没有苛责,只是反馈回一道更加温和的能量波动,如同师长鼓励的目光。
老牧人哈山看着自己笔下那个头重脚轻、几乎像个山羊角的“人”
字,又看了看旁边那个更像“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