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他的锤击节奏不知不觉生了变化,变得厚重而充满韵律,仔细听去,竟隐隐契合着上古民谣《击壤歌》的调子。
“沙非无情物,”
炎鸿宇一边捶打,一边低语,仿佛在与卷轴对话,“筑城为盾,护佑生灵,方是其本意。
让你记得,你先是人家的墙,然后才是堤坝。”
〈水门〉疏导-禹痕:
水利枢机禹痕凝视着〈水门〉卷轴上那奔腾不息的能量流,它们模拟着天下水脉,时而温顺,时而狂怒。
他在完成一段复杂的疏导公式计算后,取过一支毛笔,在卷轴背面空白处,蘸着清水(象征无痕),写下了一行几乎看不见的小字:
“江河奔涌,非为肆虐,寻海而归,本是归途。”
〈风量〉绘形-丹青生&丹青流:
绘事郎丹青生与画师丹青流合作,他们并非直接解读能量参数,而是通过感知〈风量〉卷的流动,将其“画”
出来。
丹青生以光为墨,在空中勾勒出风的轨迹,时而轻柔如抚柳,时而激荡如龙卷。
丹青流则调配出特殊的颜料,将那无形的风染上了淡淡的、令人心安的蔚蓝色。
“风本无相,”
丹青生道,“我等赋予其形与色,非为束缚,而是为了让后来者,一见便能心静,能……深呼吸。”
榫按期(24–48时辰)·意志与星光的共鸣
经过日的初步解析,残卷的奥秘逐渐展现,但最关键的一步到来——将九卷残卷的榫齿对接,激活完整的星纹浑天仪。
玄玑子经过无数次测算,得出了一个关键结论:“榫齿对接,需‘意志信号’为引。
非强制的信念,而是……自内心的‘快乐共鸣’。
其公式近似于:共鸣强度=1(1+创伤指数2)。”
“也就是说,”
刘邦摸着下巴总结,“咱们心里越敞亮,这玩意儿接得越牢靠?”
“可以这么理解。”
玄玑子点头。
于是,在公输哲的指导下,格物院十七位成员,连同嬴政、项羽、韩信、萧何、张良、刘邦、冯劫(范增由丹青生以其生前最爱的星辰图案代表),共计二十五人,依次走到中央那巨大的、由九卷残卷能量构成的浑天仪基座前。
基座上,九个关键的榫齿接口闪烁着微光,等待着“源代码”
的注入。
每个人都将手按在指定的榫齿上,凝聚心神,将自己此刻最真实的感悟化作一缕纯粹的意识流,注入其中。
-嬴政(手按〈总线〉榫齿):意识沉静,传递着——“白雪覆顶,亦映天光。”
(承认现状,并从中寻找力量)
-项羽(手按〈火量〉榫齿):他闭目片刻,耳边似乎又响起小羊的叫声,但他这次没有紧绷,意识流带着一丝释然——“羊鸣非辱,声之一相。”
(接纳不完美,理解多样性)
-韩信(手按〈机动〉榫齿):掌心伤痕犹在,但他的意识清晰——“无糖之云,心甜自生。”
(定义属于自己的价值)
-萧何(手按〈合闸〉榫齿):眼神已恢复清明,带着新生般的坚定——“遗忘之土,新芽正萌。”
(接受失去,拥抱新生)
-张良(手按〈风量〉榫齿):他缓缓地,一字一句地在心中构筑——“雏凤清鸣,亦震九霄。”
(重视每一个微小的开始)
-刘邦(手按〈水门〉榫齿):想着那盆新绿的韭菜,意念轻松而充满希望——“一茬既去,一茬又生。”
(乐观与韧性)
-冯劫(手按〈鼎位〉榫齿,由云芷辅助引导):他无法说话,但意念坚定——“默言之处,心灯长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