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地分析着这些海量数据,试图从无数杂乱的能量波动、物资流向、人员异动中,勾勒出沈无咎那张“污染网络”
的真实拓扑结构。
“这里,频率微调了o7赫兹……这里,物资周转周期缩短了百分之五……”
韩信的声音在布满光幕的密室中回荡,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他在调整节奏,应对我们的静默。
他在找新的……驱动点。”
他的目标,不是摧毁一两个节点,而是找到整个网络的“心脏”
和“神经中枢”
。
张良:攻心为上,乱其方寸
张良的工作转向了更为隐秘的层面。
他不再仅仅着眼于内部的稳定与动员,而是开始主动向外“释放”
信息。
通过精心策划的渠道,一些半真半假、关于联邦“新型净化武器”
取得“突破性进展”
、即将进行“全域频率覆盖”
的消息,被巧妙地泄露出去。
“他要的是‘共振’,那我们便给他一个他无法掌控的‘共振预期’。”
张良对嬴政解释,“让他不得不分心计算我们的‘新武器’会如何影响他的协议,打乱他原有的步调。
此为,以虚击实,攻心为上。”
萧何:釜底抽薪,断其粮草
萧何的玉算盘拨动得更快了,但算的不再仅仅是己方的消耗。
在他的主导下,联邦启动了对境内所有重要战略物资,尤其是可能与污染能量传导、放大相关的稀有矿产、特殊晶体流向的严密监控和管制。
同时,联合黑冰台,对已知的几条“污染春运”
黑市线路,进行了精准的、非公开的打击,不求完全剿灭,但求大幅提高其交易成本和风险,延缓其流通效率。
“沈无咎布局再精妙,也需要物质基础。”
萧何目光锐利,“掐断他的‘补给线’,看他的‘网络’还能维持多久的高效运转。”
范增:重定边界,以律止乱
老迈的范增,带着他那本沾满心血与挣扎的《生物兵器伦理宪章》草案,再次闭门不出。
但这一次,他不再仅仅纠结于北疆狼骑的个案。
他开始系统性地梳理、界定所有涉及“生物-机械-能量”
融合技术的安全边界与伦理红线。
他要为联邦未来可能展的、用于对抗污染的新技术,提前设立牢不可破的“防火墙”
,避免重蹈覆辙,再次制造出无法控制的怪物。
刘邦:市井之耳,江湖之眼
刘邦的“副业”
此刻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他手底下那些三教九流的人物,成了官方监控体系之外最好的补充。
哪个码头来了生面孔,哪个黑市突然某种货物紧俏,甚至哪个地方的流言蜚语出现了不寻常的导向,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经过刘邦的筛选,往往能拼凑出一些官方渠道难以察觉的动向。
“嘿,老小子们藏得再深,也免不了要拉屎放屁。”
刘邦得意地对萧何炫耀,“咱这路子,野是野了点,好用就行!”
格物院:逆向编译,以彼之道
格物院成为了新战略的技术核心。
在观天衍、玄玑子等人的带领下,所有力量被集中起来,不再专注于开更强力的“净化”
手段,而是转向了两个方向:一是全力破译“镜渊共振协议”
的完整内容与底层逻辑;二是尝试研究如何对已现的污染频率进行“伪装”
或“欺骗性共振”
,使其无法达到沈无咎预设的触条件,甚至……反向干扰其母钟信号。
实验室里,各种能量生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