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曦彻底驱散了夜的阴霾,启明城在肃杀之后,迎来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盛典。
地点,不在旧日的咸阳宫,而在象征着新政与新世、于阿房宫遗址上建立的启明城白虎殿。
殿前广场上空,飘扬的不再是单一的玄鸟旗,而是代表联邦各组成部分的多种旗帜,簇拥着中央那面以玄鸟、星辰、稻穗与齿轮交织而成的“华夏联邦”
徽章。
文武百官,各邦国、部族代表,诸子百家魁再次齐聚。
经历了昨日的刺杀风波,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几分谨慎,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探寻。
他们知道,今日将要确立的,可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格局。
“文明守护者,执政院席,嬴政阁下驾到——!”
内侍的唱喏声响起,称呼已然不同。
没有“陛下”
,没有“万岁”
,只有代表职责与地位的“守护者”
与“席”
。
嬴政的身影出现在殿门深处。
他未曾穿戴任何前朝的冕服,仅以一袭玄色深衣,衣袂上以暗金丝线绣着简约的星辰与山河纹路,象征其守护文明、监察天下的职责。
他步履沉稳,目光扫过广场,那目光中不再仅仅是帝王般的威严,更添了一种俯瞰文明长河、然于世俗权争的深邃与冰冷。
他走到玉阶最高处,那里没有设立龙椅御座,只有一个造型古朴、如同从山体中开凿出的石座,那是“守护者之座”
。
“众卿免礼。”
嬴政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谢守护者!
谢席!”
回应声依旧响亮,却少了几分对皇权的畏惧,多了几分对全新体制的审视与适应。
繁琐的旧式礼仪被大幅简化,盛典的核心很快进入到对北疆之行的总结与对未来的规划。
由新任的典客尚书张良,先宣读了以“守护者”
与“执政院”
名义联合布的《北疆靖乱及功勋评定文告》。
文告中,明确将公输寂定义为“危害文明安全之技术异端”
,将星师学派部分人的行为定性为“试图以非法手段干扰文明进程”
,而帝国(联邦)的行动则是“依据《大秦宪章》基本原则,维护文明展秩序”
。
随后,对有功将士的封赏开始。
赏赐依旧丰厚,但名目已然不同:不再是传统的爵位食邑,而是“联邦贡献积分”
、“技术优先授权”
、“资源开配额”
以及在新体制下的荣誉职衔。
龙且、钟离昧、项庄等将领依次出列,接受的是由执政院席冯劫和度支尚书萧何联合颁的、镌刻着联邦徽章的玉牌和文书。
最后,焦点再次汇聚于帝国大元帅项羽身上。
他下意识摸了摸衣襟内侧——那里藏着虞姬清晨为他整理衣袍时,悄悄塞进去的一块暖玉,玉上刻着一个小小的“虞”
字,带着她手心的温度,让他在这庄严肃穆的场合,心中多了一丝柔软。
张良宣读最后的嘉奖令:
“…联邦帝国大元帅项羽,临危受命,北定妖氛,擒诛恶,夺回关乎文明进程之重器,功勋卓着,彪炳宪章!
经守护者仲裁,执政院决议,特授予‘联邦一级守护勋章’,享联邦元帅终身荣誉衔,于启明城立‘北疆定乱纪功柱’,以彰其功!”
没有九锡,没有剑履上殿,取而代之的是在新体制框架下的至高荣誉和永久铭记。
这既是对他功绩的绝对肯定,也明确将其权责限制在了宪章与联邦体系之内。
项羽面无表情,大步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