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信面对一批刚刚归顺、心中仍存疑虑的楚国退伍士兵,想出了一个绝妙主意。
他让心腹大将季布和钟离昧(已归顺)进入一个蒙住双眼的士兵方阵(盲阵)中,与普通士兵一同听从号令移动。
“左三步!”
“前突!”
韩信口令清晰。
起初混乱,但在季布、钟离昧以身作则、甚至不惜被撞倒也不脱离位置的带动下,方阵渐渐整齐划一。
演练结束,韩信命人抬来一尊从启明城分火的小型薪火鼎,让所有参与盲阵的士兵,一人一只手,共同将鼎抬起,绕营三周。
鼎中火焰在移动中虽有摇曳,却始终不灭。
韩信高声道:“看!
火不灭,便是一家!
昔日为敌,今日同袍,皆为大秦子民,共传文明之火!”
楚兵们看着手中不灭的火焰,又看看灰头土脸却面带笑容的季布、钟离昧,许多人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
邯郸赌市:纸鸢与天法。
陈平来到了以赌博成风着称的邯郸。
他既不禁止,也不劝导,反而拿出制作精美的纸鸢(风筝),与当地最着名的赌徒对赌:“我能让纸鸢飞到最高,且带回尔等从未见过之物!”
赌徒嗤之以鼻。
陈平利用格物院知识,调整骨架与尾翼,纸鸢果然乘风直上,没入云层。
收回时,他事先在线上涂抹了鼎灰混合特殊树脂制成的“墨”
,纸鸢带回的,竟是高空水汽凝结其上形成的一片“写”
有简化版《宪章》法条的冰晶纹路!
“此乃天幕法条!”
陈平指着那奇异的天成纹路,对目瞪口呆的赌徒和围观民众宣称,“天意亦彰宪章!
尔等还有何说?”
这番“神迹”
般的操作,让《宪章》的权威在邯郸民间瞬间拔高。
沛县乡野:扛鼎与市钥。
樊哙和周勃这两位猛将,负责在沛县等乡间推广。
面对乡民对标准量衡的疑虑,樊哙二话不说,扛起那尊沉重的、火焰燃烧的小型薪火鼎,大吼一声,迈开大步就走!
周勃在一旁鼓劲:“看好了!
移鼎三里,火不灭者,方有资格掌市钥!”
(市钥,象征管理市场的权力)。
樊哙力大无穷,竟真扛着鼎在乡间土路上狂奔三里,鼎中火焰虽烈烈摇晃,却顽强不熄!
乡民们被这近乎蛮霸却又直截了当的方式折服,纷纷认可了新的标准器。
会稽铁坊:铁纹与指印。
项羽(已归顺,负责督造)与田娘子合作,在会稽的官营铁坊铸造铺路用的“火纹砖”
。
砖上不仅要有火焰纹,项羽还别出心裁,将自己独特的笔迹“力”
字融入纹样。
田娘子则提议,每块砖由负责的工匠按下自己的指印,并在砖坯未干时刻上名字。
“按指纹,留签名,功过皆有所归!”
田娘子对工匠们说。
项羽看着那些带着指印和名字、纹路清晰的砖块,垒砌成坚实的道路,仿佛看到了另一种形式的“千秋功业碑”
。
九江民谣:鼎灰与万民唱。
英布在九江郡推广时,现民众识字不多,但对歌谣敏感。
他灵机一动,将启明城薪火鼎的鼎灰混合植物胶,制成不易褪色的“墨”
,在郡县广场的白色照壁上,写下了大幅的、通俗易懂的《宪章歌》歌词。
恰逢大雨,其他字迹被冲刷模糊,唯独这鼎灰写就的歌词,雨淋不花,清晰如初!
民众视为神异,纷纷传唱。
一时间,九江各地,“屋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