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的魔术师,在反复熟悉自己的每一个道具,确保它们能在最后的表演中,发挥出最关键的作用。
这一天,机会来了。
项目部的年轻工程师小刘,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乱糟糟的技术宅,拿着一份报告冲进孙连城的板房。
“孙……孙先知!大新闻!”
小刘对玄学毫无兴趣,但他对天文学极度痴迷。
“根据气象模型和天文台数据预测,下周三夜晚,将会出现一场百年一遇的英仙座流星雨!峰值流量将达到每小时两百颗以上!整个非洲都能看到!”
孙连城的心脏重重一跳。
天时,有了。
他放下手中的“学术论文”,抬头看着一脸兴奋的小刘,摆出那副高深莫测的神情,缓缓开口。
“流星,是天空的眼泪。”
“风,是大地的呼吸。”
“小刘,你有没有想过,用一种方式,乘着大地的呼吸,去亲手触摸天空的眼泪?”
小刘愣住了,大脑有点宕机。
孙连城继续用他那神棍的语气循循善诱:“我感觉,那晚的风,会很特别。它会告诉你一些宇宙的秘密。你应该造一个东西,一个能让你像鸟一样,在空中安静滑翔的东西,去聆听那晚的风声。”
一番云山雾罩的忽悠下来,小刘的眼睛越来越亮。
用工程学去验证哲学!
用滑翔翼去捕捉宇宙的节拍!
这太酷了!
“我懂了!”技术宅的脑回路瞬间被接通,“先知,您是想让我通过观测高空大气在流星雨影响下的细微扰动,来反推宇宙尘埃对行星气流的宏观作用力模型!”
孙连城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孺子可教。”
他心里想的却是:对,我就是想让你给我造个带小型静音马达的滑翔翼,越快越好。
打发走工具人小刘,孙连城从床底下拖出那个破旧的皮箱,翻出文房四宝。
他要准备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法器”。
他摊开一张上好的宣纸,提笔蘸墨。
这一次,他没有写“静”,也没有写“和”。
笔尖在纸上游走,墨迹渗透纤维,一个苍劲古朴、又带着一丝飘逸的“归”字,跃然纸上。
归去,归去。
归于天地,归于虚无。
也归于一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安安静静地躺平。
就在他为自己的杰作感到满意时,那道熟悉的身影又一次无声无息地闪了进来。
伊莎贝尔换上了一身更显身材的黑色训练服,紧身的长裤紧绷着她结实修长的大腿和挺翘的臀部曲线。
她刚结束一场极限格斗,细密的汗珠挂在她额前的碎发上,顺着线条分明的锁骨滑落,消失在背心深邃的领口里。
她瞥了一眼桌上的“归”字,又瞥了一眼孙连城,嘴角带着了然的笑意。
“怎么?准备留下遗书了?”
孙连城没理她,珍重地将那张“最后符箓”收好。
伊莎贝尔走到他身边,俯下身,双手撑在他的桌沿上,将他整个人圈在自己和桌子之间。
这个姿势让她惊人的曲线一览无余,近在咫尺的压迫感,让空气里的压迫感愈发浓重。
“我帮你搞到了军用地图。”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情人间的耳语,却带着一丝诱惑的沙哑。
“整个坎巴无人区的详细地形图,包括水源地、可供躲避的洞穴,甚至野生动物群落的迁徙路线。”
一个黑色的U盘,被她轻轻扔在桌上。
“你的滑翔翼,最多只能飞三十公里。没有这个,你活不过三天。”
孙连城看着那个U盘,愣住了。
他抬起头,看向那双近在咫尺的,仿佛能洞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