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面不改色地胡扯。
伊莎贝尔被他这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逗笑了,胸口起伏,带起一阵迷人的波澜。
她直起身子,好整以暇地看着孙连城,那眼神仿佛在说:“继续你的表演,我看着。”
就在孙连城在“自我毁灭的艺术再次失败”
的绝望中,准备躺平摆烂时,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从天边传来。
一架印着五星红旗的重型直升机,卷着漫天烟尘,缓缓降落在营地前的空地上。
舱门打开,几位身穿深色西装,气质沉稳的中年人,在项目负责人的陪同下,走了下来。
是国内派来的高级别考察团。
带队的,是一位头花白、神情严肃的老领导。
他一下飞机,目光就被远处那个正在拔地而起的、充满了违和感的工地吸引了。
“那……那是在做什么?”
老领导皱起了眉头。
在非洲的工业矿区,不抓紧时间搞生产,却在这里叮叮当当地盖亭子,修园林?
这是什么作风?
陪同的负责人连忙解释:“报告长,这是孙连城同志亲自规划的‘静思园’,据说是为了……调和风水,凝聚气运。”
“胡闹!”
老领导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把宝贵的资金和人力,用在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上!
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是享乐主义!
把人给我叫过来!”
他身后的几位专家也纷纷摇头,看向远处的眼神充满了不赞同。
孙连城的心脏,在这一刻,狂跳不止!
来了!
青天大老爷来了!
我的罪证!
我明晃晃的罪证终于要被现了!
他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冲上去握住老领导的手,声泪俱下地控诉自己“好大喜功、铺张浪费”
的罪行。
然而,当考察团一行人黑着脸,走到那片“违章建筑”
前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只见坎巴的工匠们,正用最原始的工具,虔诚地打磨着一块巨大的铁木。
木头上,雕刻的不是什么龙凤麒麟,而是一幅他们看不懂的、却感觉无比熟悉的图案——那是简化的“神启之路”
路线图。
旁边,几位坎巴的年轻人,正跟着一位中国的工程师,一笔一划地在石碑上刻着汉字。
——“道法自然”
。
整个工地,虽然简陋,却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它不像一个工地,更像一个文化的传道场。
老领导脸上的怒气,不知不觉间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震撼与困惑。
他看着在非洲的烈日下,一座古朴雅致的中式园林,正从一片蛮荒的土地上缓缓“生长”
出来。
这画面带来的冲击力,远比任何报告和数据都来得猛烈。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工业项目了。
一位随行的文化学者,颤抖着声音,喃喃自语:“这……这不是形式主义。
这是……这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与‘一带一路’的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创新性的融合!”
“在物质输出的同时,进行文化输出!
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追求天人合一!
这……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啊!”
老领导沉默了。
他转过头,目光在人群中搜索,最后落在了那个一脸生无可恋、仿佛灵魂出窍的年轻人身上。
“那个年轻人,就是孙连城?”
“是……是的,长。”
老领导看着孙连城,眼神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