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感觉自己不是坐在办公室,而是被绑在了物理学的终极考场上。
而叶重与高建这两位主考官,已经用他的胡言乱语,各自批改出了自己想要的满分答案。
他想不通。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通。
自己那锅为了和稀泥、为了谁也别来烦自己而熬出来的“宇宙乱炖”
,怎么就能让这两派人马,一个品出了川菜的烈火烹油,一个尝出了粤菜的温润清甜?
他拿起那份“负熵”
报告。
“开放系统”
、“信息交换”
、“结构优化”
……这些词汇像一群打了鸡血的蜜蜂,在他眼前嗡嗡作响。
高建的笔杆子,简直是理论界的魔术师,硬生生把他那套悲观的“等死论”
,解读成了充满希望的“向死而生”
改革宣言。
他又拿起那份“低熵”
文件。
“固本培元”
、“生态平衡”
、“降低内耗”
……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老成持重的气息。
叶重的团队,更是将他的“躺平学”
,直接升华到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的施政哲学高度。
孙连城将两份文件猛地拍在桌上。
整个人向后瘫倒,深深陷进椅子里。
一声长长的、自灵魂深处的呻吟,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荡。
他本想在两股激流之间,给自己造一个谁也注意不到的、安静的避风港。
结果,他把自己活成了三峡大坝。
……
孙连城不知道,他亲手掀起的思想风暴,早已冲破了市委大院的围墙,正以一种病毒式的度席卷全城。
市府机关食堂,午饭时间。
几个不同部门的年轻干部,端着餐盘,心照不宣地凑到了一张角落里的桌子。
“听说了吗?今天早上的神迹。”
市委办做材料的年轻人压低声音,镜片后的双眼亮得惊人。
“何止听说,我旁听了全程。”
规划局的小刘扒拉着米饭,头也不抬地说道,“我跟你讲,当孙书记身后那张ppt亮出来的时候,我差点当场跪下。”
“哪个ppt?”
“就那个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公式!
Δs≥s(δqt)!
这他妈的哪是公式,这是道!
是真理!”
小刘激动地放下筷子,声音里带着颤音。
“你们懂吗?他是在用宇宙的终极法则,来审判我们现在的工作状态!”
组织部那位书生气十足的年轻人,郑重地扶了扶眼镜,接过了话头。
“我懂。
孙书记说的‘熵增’,不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吗?”
“无休止的会议、填不完的表格、为了留痕而留痕的工作……这一切,不都是在疯狂增加系统的混乱度,加那不可避免的‘行政热寂’吗?”
“对!
行政热寂!”
市委办的年轻人一拍大腿,像是找到了组织的暗号,“我每天写那些务虚的报告,就感觉自己是在给一台快要报废的动机徒劳地刷漆!
我们不是在创造价值,我们是在加熵增!”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劈中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他们都是名校毕业的天之骄子,曾怀揣着改造世界的理想踏入体制。
却在日复一日的“内卷”
和形式主义中,被磨平了棱角,耗尽了热情。
他们心中有万千的苦闷与困惑,却不敢言说,也无从言说。
直到孙连城的出现。
他
